凈利30倍!光伏企業罕見逆勢井噴 漢能薄膜為什么能做到?
2018-08-31 17:42:53 責任編輯: 來源:互聯網
雖然還沒有復牌,但是對于漢能來說,這是一次真正向外界展示自己成績單的時刻。8月30日,漢能薄膜發電集團發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公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收入達到204.15億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615%,凈利潤73.29億港元,同比增長30倍,實現了業務跨越式增長。
漢能如此亮眼的經營成績有上游業務在期間內取得重大進展的重要原因,但最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術這一最大命門,并持續地實現技術攻關和突破。在新能源領域,漢能憑借薄膜太陽能芯片獨占技術鰲頭,逆勢生長。報告中顯示,2018年上半年,漢能的薄膜太陽能組件轉換效率再創新高。漢能用實力證明:掌握核心技術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打破紀錄,占據行業半壁江山
作為全球薄膜太陽能行業的領導者,漢能持續技術突破及創新研發,今年各大技術皆迎來新的突破,上半年表現非常搶眼。8月23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大會權威發布了2018年度中國太陽能電池認證紀錄。在8項發布紀錄中,漢能獲取了砷化鎵單結,砷化鎵雙結,銅銦鎵硒、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四項年度認證紀錄冠軍,其中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創出了23.7%的轉換效率,這是經日本電氣安全環境研究所(JET)認證的紀錄,彰顯了漢能在過去一年取得持續的技術進步,確立了行業技術領先優勢。
而對于漢能來說,其在這半年的各大技術貢獻,不僅占據國內新能源技術發展的半壁江山,還持續保有四項世界紀錄,引領世界新能源變革的技術發展。據漢能中報數據披露,Solibro量產冠軍的玻璃基CIGS組件轉換效率達到18.72%,為全球目前采用共蒸法工藝的CIGS組件之冠;MiaSolé柔性組件的轉換效率達到19.4%;GSE電池的研發轉換效率達到18.7%,量產冠軍組件的轉換效率則達到16.3%;Alta Devices的砷化鎵單結組件量產效率達到25.1%,于2017年11月14日通過Fraunhofer ISECalLab光伏組件認證,Alta Devices曾保持GaAs單結電池及組件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
沒有技術,就一定會落后挨打
正如現在的漢能穩立行業潮頭,可是它10年的付出又有多少人記得?沒有技術就一定會落后挨打是多少中國企業的血淚教訓。在太陽能光伏領域,薄膜太陽能芯片輕、薄、柔,可以像英特爾芯片一樣嵌入各類載體,薄膜化代表著光伏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而薄膜太陽能芯片對制造工藝要求較高,主要由國外幾家企業所壟斷。漢能就是要踩準薄膜太陽能的大勢,將薄膜太陽能核心技術握在手中,爭取行業的話語權。
芯片核心技術的掌握和研發,是一個艱難辛苦的過程。但是,漢能卻踏著荊棘走出一條鮮花之路。自2009年以來,漢能將柔性、輕薄的薄膜太陽能技術確定為企業戰略目標,不斷投入重金和資源,持之以恒地推動薄膜太陽能芯片技術的迭代升級。此后,漢能通過全球技術并購與整合,先后收購了Solibro、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GSE)、Alta Devices四家世界領先的薄膜太陽能企業,掌握了銅銦鎵硒(CIGS)和砷化鎵(GaAs)兩大領先技術,打造了從研發到裝備制造再到終端產品生產的全產業鏈。
此外,漢能持續技術突破及創新研發,不僅在美國、德國、瑞典、中國等全球多個地點皆設有專業研發團隊,以提升各項技術;還將核心裝備的設計和制造逐步從海外轉移到國內,裝備國產化、團隊本地化取得快速進展,量產裝備整機國產化率已接近100%。截至8月26日,漢能薄膜發電累計申請專利超過3700件,累計授權專利超過900件。
所謂開掛,不過是厚積薄發
漢能作為全球薄膜太陽能行業的領跑者,此次通過中報扎扎實實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績單”,很多人形容漢能是一路開掛,殊不知這所謂的開掛背后是漢能多年來專注于薄膜太陽能的厚積薄發,創造的一個又一個的行業奇跡。
漢能在持續提升技術的同時,還不斷拓展更多技術應用場景,開創了全新的移動能源時代。2014年,漢能在國內最早提出“移動能源”的概念,四年過去,移動能源成為潛力無限的藍海市場,技術驅動移動能源市場的強勢爆發。薄膜太陽能就像“人造葉綠素”,能讓人類像綠色植物一樣直接利用陽光。當前,全球移動能源時代已經全面到來,移動能源的發展將帶來能源變革,能源將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作為薄膜太陽能行業的全球領導者,漢能一直在不斷積極探索隨時隨地利用太陽能的新方式。漢能圍繞人們“住、用、行”等生活場景,打造了漢傘、漢包、漢紙、漢瓦、漢墻等一系列移動能源應用產品,讓傳統產品紛紛變身為“發電體”,實現能源的共享和自由使用。此外,漢能還提供一系列移動能源解決方案,積極賦能各大行業。攜手奧迪、一汽、北汽等車企巨頭,共同研發薄膜太陽能車頂,打造綠色智慧出行;摩拜單車,京東、順豐、郵政EMS等企業的物流車都安裝了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板,實現定位與續航;漢能還助力山東、山西、河北等省的多個城市,為其提供生態城市建設的解決方案。
依靠核心技術支撐持續發力,漢能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質的飛躍,也讓人們看到了蟄伏多年之后的漢能即將強勢回歸的征兆。漢能的驕人業績再次印證了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核心技術受制于人,那么一旦它被釜底抽薪伴隨而來的只有絕境。而只有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在絕境中迎來轉機,繼而強勢爆發、卷土重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