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陳彤:這是產品為王的時代 媒體人需轉型
2015-01-25 17:52:42 責任編輯: 來源:騰訊科技
原新浪網總編輯、小米副總裁陳彤今日在出席活動時表示,這是第一次出現的,有專業編輯負責、驅動和制作的移動內容生態。他認為,這是一個產品為王的時代。總編輯、編輯們需要轉變為一個合格的產品人,好的內容需要有好的交互、好的產品、好的運營。
以下為陳彤發言精選:
對于媒體行業而言,最近兩三年來,大概可以算是“3000年未遇之大變局”,任何一個傳媒人都有切膚之感。
去年10月份,我離開了傳統門戶,投身硬件制造企業。于是,又有人提出,是不是總編輯已經死了?其實我離開新浪,和媒體行業的變化直接關聯度不大。甚至可以說,我也是在想用自己的行動做一些新的嘗試。
我的一個觀點是:
總編輯以及編輯們的時代沒有過去,但是需要大幅度調整工作模式。過去的總編輯們的作為更多只是落在內容本身。而現在這個時代,總編輯們需要關注得更多。
為什么我會說,這波從機構媒體、機構媒體從業人群中脫胎而出的新媒體形態是這個時代了不起的創舉?
因為,這是第一次出現的,有專業編輯負責、專業編輯驅動、專業編輯制作的移動內容生態。
每一個資訊服務者,都應該對這個時代的內容資訊業態有清醒的認識。這個時代的問題早已不再是內容稀缺,而是好的內容稀缺。在內容供給極大豐富的時代,我們缺乏的是內容和信息的篩選機制和可信、高效的內容二次制作能力。
的確,傳統機構媒體,無論是紙媒還是門戶網媒,在這個時代都遇到了強烈的適應性問題。在信息源去中心化的今天,在社交平臺的媒體能力空前顯現的時代,
經典機構媒體的首發信息源問題已經無法保障了。比如突發事件發生時,當事者、目擊者、消息靈通者都可以第一時間通過社交平臺發布消息。
即使這樣,移動互聯網新媒體機構可以憑借經驗、專業能力和強大的資源來迅速配置第二落點和擴展報道,深度解讀,至少在公眾資訊服務領域中,我們這些經受過經典訓練和長期經驗沉淀的老同志們還是有優勢的。
在更多的資訊服務領域中,我想我們也可以找到新的發展、完善方向。
因為,受眾的需要仍然存在,而我們面臨的一切問題都來自于自身——我們的產品形態是不是太陳舊,我們自己的運作效率是不是還提升得遠遠不夠,我們的成本控制是不是還不夠合理?
每天,我們打開一些資訊類或者社交類App,我們會發現好的內容不是沒有,但也充斥著各種東拼西湊、未盡證實、捕風捉影。有責任感的媒體人看到這些,會有什么感受呢。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拋開一些大而化之的大環境話語,我想資訊內容服務業者們也有一些自己的問題。為什么生產的內容用戶接受度不高?為什么會因為所謂的“高冷感”放棄一些用戶感興趣的話題?為什么有的從業者沉醉于自己的話語體驗和養尊處優的工作方式,不肯更勤奮更瑣碎地去把內容服務做得更細致的同時,總結得更全面更縱深?
我們要承認,這是一個天崩地裂的時代,過去的榮光,過去的姿態,在這個時候都得改變。因為,陣地就在那里,我們不去占領,就會被劣質內容去占領。
已故的香港著名音樂人、詞人黃霑曾經刻過一枚章,“不信人間盡耳聾”。我也認為,不信人間盡目盲。
但光不服氣可沒用,我們還要學習。讓經典訓練所追求的快速、全面、專業、深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合適的機制和形態去贏得用戶的接受和喜愛,建立起更健康、更合理、更穩健的商業模式。
回到前面提過的話題,總編輯、編輯們需要轉變,需要學習,需要被稱為一個合格的產品人。因為,曾經的內容生產如今看來只是非常初級的產品素材,有了好的內容僅僅是個開始,好的內容需要有好的交互、好的產品、好的運營。
過去我們說內容為王,后來又說渠道為王。內容為王沒有錯,但只有簡單的初級內容產品遠遠不夠;而片面強調渠道為王又是一種精致的犬儒主義。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是不是可以說:這是一個產品為王的時代。
資訊內容服務不應該是簡單的內容出街就終局的簡單生產形式。好的內容,好的渠道,好的編輯制作,好的用戶體驗,可行的商業模式,有更多高端的內容提供者參與,有普通用戶參與,才能有為王的可能。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