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養老產業之殤:年輕人奮斗之所而非養老之家
深圳養老產業發展如此緩慢,無疑與其產業扶持政策的缺位息息相關。最基本的是養老服務用地無法保障,深圳在老年福利用地規劃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其次是原有的養老機構存在多重自身缺陷。以深圳原特區外18家街道敬老院為例,目前該18家機構普遍無土地使用證,無房屋產權證、無獨立法人資格,造成經營主體和土地所有權不明確。
針對上述嚴重問題,深圳市已出臺相關規劃,力求緩解養老床位的供求矛盾,促進產業的健康發展,一方面這對于吸引社會資本加大對養老產業的投入力度確實產生了一定的激勵作用,但另一方面,前瞻地產行業研究小組認為,深圳養老機構建設目標過于保守,根本問題難以得到解決。深圳市機構養老床位的“十二五”發展目標是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8000張,按照平均每個養老機構130張床位計算,深圳市還需新增30家養老機構,這為社會資本進入養老產業提供了市場機遇;但另一方面,深圳市2015年的機構養老床位目標甚至都不及2011年末上海600家養老機構近10萬張床位的數量,而相對于2015年末近120萬的常住老年人口,8000張床位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深圳注定了是一個年輕人奮斗拼搏的城市,而非安享晚年的理想之家。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