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背景下的醫院經營管理
從2009年新醫改開始算起,截至目前我國醫改已經經過了四個年頭,雖然多年痼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但是總體來看,目前我國醫改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就,醫院分級基礎已經基本完成,取消藥品加成從2012年初開始試點到年底的推行到基層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說到醫改,另一個不得不提的事件就是鼓勵社會資本辦醫,自2010年以來,國務院、衛生部多次發文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到醫療機構行業中,并且提供了基本等同于公立醫療機構的優惠條件,并且允許醫生多地行醫,以幫助民辦醫療機構解決醫師難題。
鼓勵社會資本辦醫,旨在解決目前我國醫療資源緊缺的問題,然而,社會資本的大量涌入將給醫院經營管理帶來更多的挑戰;另外,醫改的去行政化、企業化運營也是醫改的一個重要方向,也給醫院行業經營管理帶來挑戰。
前瞻產業研究院通過對歐美國家醫院經營管理研究,在《醫院經營管理模式與發展戰略規劃報告》中提出,歐美國家醫院經營管理在7個方面對我國醫院經營管理具有較好的借鑒意義:
1)國家應在一定程度上對醫療市場進行開放,使國有醫院在保持公益性的基礎上實行市場化運作,與市場經濟接軌,擴大醫院經營管理自主權。
2)力爭衛生服務的公平性,避免衛生資源配置嚴重失衡,使資源流向富裕社區、富裕人群,而不一定是高風險人群,造成某些人群接受多重醫療保險覆蓋和重復的醫療衛生服務,而貧困者、則受排斥,使保險的覆蓋不全面。
3)完善醫療保險體系功能,正確處理好醫院高技術與高費用的矛盾。通過醫院收費由第三方支付,有效控制醫院和醫生的行為,避免過度服務帶來的不合理費用增長。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