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產權式酒店發展困境的破解之道
2013年3月,海西首屆產權式酒店高峰論壇在福州閩江飯店召開。此次論壇主要在地產、旅游、法律三個層面討論了產權式酒店在福建的發展。此次論壇的主辦方、中旅驛家作為福建省內首家產權式酒店運營商,將在福建省內布局以及合作運營多個產權式酒店項目,并在3-5年時間內,在福建省建立一套交換度假平臺,以及借助省內旅游地產開發企業,建立一個省內產權交換度假模式。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產權式酒店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產權式酒店自在國內出現之后,便逐年增加。2004-2012年,我國產權式酒店進入良性發展,項目開始逐步發展到二、三線城市。但截至2012年,全國產權式酒店數量估計在750家左右,數量還是偏少。報告分析認為有三個因素制約了我國產權式酒店的發展,具體情況如下:
一、制約產權式酒店發展的因素
1、價格偏高
國內產權式酒店標準間一般標價20萬到40萬元之間,按照首付30%-50%計算,首付在6-20萬元之間,就我國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而言,顯然還是奢侈品。
2、受限過多
國內大多數產權式酒店規定:業主應在每年固定的時間使用一周左右的分時度假期,這與我國城市居民現在的旅游度假消費模式有很大差異,規定顯得缺乏靈活性。目前我國公民出境旅游在范圍上還受到一定限制,這也制約了產權式酒店的發展。在多數國家,國際化交換機會是分時度假產品的主要賣點之一,而我國,公民自費出境旅游的目的地目前還只有24個國家和地區。
3、虛假運作
產權式酒店異化為房地產開發商的銷售手段,為了能夠盡快把手中項目銷售出去,牟取暴利,一些開發商以各種夸張、溢美之詞包裝宣傳項目,虛構回報率,吸引投資者購買酒店產權。許多投資者被虛假廣告吸引而產生消費。但是決定這種產品命運的在于后期的經營管理工作,而此時開發商早已轉移經營重心或者干脆脫身而去,影響消費者的預期收益和行業的長期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