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景氣度低迷下滌綸工業絲仍可逆襲
國家重視產業紡織品領域發展。2009年4月頒布的《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加快產業用紡織品的開發應用”。2011年由國家三部委聯合發布的《產業用紡織品“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十二五”末,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總量達到1290萬噸左右,年均增長9.5%;高性能纖維用量由目前的5萬噸提高到10萬噸;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總量占紡織行業纖維加工總量的比重由目前的20%提高到25%左右;行業總產值達到1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5%左右。
雖然中國不一定能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但提高產業用化纖的比例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一點是確定的,因此,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產業用化纖將是我國化纖行業持續的增長點。
滌綸工業絲性價比高
滌綸工業絲綜合性能突出。滌綸工業長絲具有高強度、高模量、尺寸穩定、耐磨、耐老化、耐化學腐蝕、耐疲勞性好、加工性能好的特點,綜合性能突出,是產業用紡織品的重要原材料。
滌綸工業絲應用領域廣泛。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滌綸纖維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在列出的50種產業用紡織品中,滌綸、尼龍和芳綸是應用最為廣泛,其中滌綸工業絲用途有37種,排名第一。隨著滌綸工業長絲向差別化、功能性方向發展,其應用范圍勢必會更加廣闊。
滌綸工業絲價格便宜。相對于錦綸、粘膠、腈綸等纖維,滌綸纖維價格較低。芳綸纖維價格通常是滌綸工業絲的10倍以上;錦綸工業絲的價格是滌綸工業絲的2倍左右。考慮到滌綸纖維的物理性能也十分突出,在對材料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滌綸制造的產業用紡織品有更高的性價比。
滌綸原料自給率較高。滌綸工業絲最主要的原料是PTA(精對苯二甲酸)。2011年,我國PTA產量為1670萬噸,進口653萬噸,自給率為72%。未來數年我國PTA還有很大的產能投放,屆時原料將完全實現自給。錦綸工業絲原料CPL(己內酰胺)自給率長期維持低位,2011年我國CPL產量53.6萬噸,進口63.3萬噸,自給率只有46%。CPL未來新增產能有限,預計自給率仍將維持在較低水平。芳綸生產技術難度大,投資成本高,產能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等國,長期依賴進口。綜合對比,滌綸原料自給率較高,能很好的滿足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所帶來的原料供給瓶頸。
滌綸纖維產品價格較錦綸、粘膠、錦綸等便宜,原料自給率也較高,性價比突出,是理想的產業用纖維原料。雖然目前行業仍處在低迷之中,但隨著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發展、滌綸工業絲在產業用纖維中使用比例不斷提升,前瞻產業研究院滌綸纖維行業研究小組預計未來對滌綸工業絲的需求仍可保持較高增長,行業前景仍值得期待。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