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資源過度開采 產業整合勢在必行
2013年8月5日,工信部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2012年全國非法產量達4萬多噸,違規冶煉產品5萬多噸,自2013年8月15日至11月15日開展打擊稀土開采、生產、流通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此次專項行動的責任主體是稀土生產地的地方人民政府。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稀土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過量開采造成中國稀土資源的儲量銳減。相關資料顯示,2008年中國稀土工業儲量為5200萬噸,占全球總儲量的46%。2009年,中國稀土儲量銳減到3600萬噸,所占比例下滑至36%。按現有的生產速度,中國的中、重稀土僅能維持15-20年。
稀土資源是關系國家安全的高科技材料和戰略性資源,在國家生存、發展和競爭中具有不可或缺性。一旦稀土資源流失殆盡,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安全的保障將難以實現,稀土在未來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稀土產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加快稀土產業的整合勢在必行。
一、我國稀土產業整合現狀
1、北方稀土整合情況
2012年12月28日,包鋼稀土發布公告,公司已經和內蒙古12家稀土冶煉分離企業簽署了《稀土上游企業整合重組框架協議》,包鋼稀土此次與內蒙古12家稀土企業簽署重組協議,標志著以包鋼稀土為核心的北方稀土集團整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2、南方稀土整合情況
南方稀土方面,江西、廣西、廣東、福建、湖南、四川,都規劃了大手筆稀土產業藍圖,組建了本省稀土整合的產業集團。2011年11月,江西贛州率先成立了稀土交易所。2012年6月1日,廣東省發布《關于推進廣東省稀土行業整合的意見》,對廣東省進行稀土資源以及稀土產業鏈的整合提出了時間表。這說明南方稀土整合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二、我國稀土產業整合模式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稀土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根據稀土產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了我國稀土產業的四種整合模式,現具體介紹其中的兩種。
1、內蒙古模式——傳統稀土企業掌控重組
內蒙古模式是指地方企業憑借長期以來掌握的資源優勢和加工優勢,在所在資源省區一家獨大,以絕對的優勢整合當地的稀土產業。并在此基礎上,整合北方稀土產業,形成產業集群,實現跨越式發展,提高對稀土市場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