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企轉戰藥妝戰績不佳 定位失準或是主因
2、終端對藥妝的定位不明確
很多國內藥妝品牌以及國際藥妝品牌都認識到藥店渠道銷售藥妝的諸多優勢,并堅持利用藥店渠道銷售藥妝,但是藥店對“藥妝”的品類定位和價值定位并非很清楚。
很多藥店把“藥妝”定位為高毛利主推品種,極想靠“藥妝”來賺取更多利潤,于是“藥妝”在這些藥店的采購價格極低而銷售價并不低,且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結果是回頭客稀少,顧客忠誠度偏低。還有一些藥店把“藥妝”當成多元化經營的客流品種,想通過這一新品類來增加客流,但產品選擇不準確,宣傳與管理能力分散,產品價格偏高,結果也沒有理想的那么多客人進店購買“藥妝”。
3、藥妝產品本身存在的問題
圖表2:國內藥妝行業存在的問題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前瞻藥妝解決對策
前瞻分析,在廣東和華東化妝品和醫藥企業集中且資金充裕的地區,快速投資建立集成采購基礎,成立“藥妝”營銷和供應公司,也可以是醫藥公司轉型。由于新醫改的沖擊,很多醫藥連鎖店都在進行定位和多元化經營,繼續尋找新的經營品類,醫藥公司比較了解下游連鎖店客戶的需求,因此轉為“藥妝”供應商也許是一個新的藍海市場。
“藥妝”應該是藥店多元化的必然選擇,藥店的“藥妝”定位應該是中低價位的日用品類,應該是一般消費者的必需品,因此也應該是集客品類。既然是集客品類,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品質優良,讓產品說話,讓產品吸引回頭客;中低價位,一般消費者買得起;品種品規功能齊全,應有盡有,可以滿足消費者一站式消費。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