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9城房價全線上漲 文化地產將成新投資熱點
最新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1月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達69個,價格下跌的1個。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21.9%,最低位1.2%,北上廣深漲幅全部超過20%。
高漲的房價猶如壓頂的大山,甚至衍生出丈母娘經濟,為了壓制房價的上漲,過去五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表態進行房地產調控。2011-2012年我國住宅地產更是受到史上最嚴厲的宏觀調控,行業一度進入寒冬時代。
面對國家對住宅地產的嚴格調控,大量房地產開發資金涌入到商業地產中,使得我國商業地產的開發如火如荼,以成都城市綜合體為例,2011年主城區人口為530萬,城市綜合體存量為523萬平方米,2012年底達到1061萬平方米,幾乎翻了一倍。作為國內二線城市,人均城市綜合體面積已接近合理的人均商業面積。大量商業綜合體入市,勢必造成商業存量的過剩。
在一線城市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不久前,上海銀監會下發了“關于商業地產融資風險的通知”。通知提到,截止至2013年9月,上海各商業銀行對149個城市綜合體發放的貸款余額已經突破700億元,同比增長30-40%。同時,銀監局調研發現,上海商業地產存在“總量過剩”、“價格上漲過快”、“市場總量接近飽和”等多種問題,潛在風險巨大,風險已超住宅市場。
住宅地產受調控,商業地產供需失衡被風險預警,房地產兩大細分產品領域均“岌岌可危”。思變是企業家精神之一,雖然開發商因為高額利潤不受普通老百姓待見,但是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企業家并不缺乏進取精神。開拓新的產品領域,規避風險,謀求發展是開發商們的下一步策略。
文化地產是地產與文化的結合體,體現出了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特點,未來將成為新的投資熱點。上月新聞即曝光,李亞鵬現身麗江,推廣他的“雪山藝術小鎮”。李亞鵬欲打造不可復制的體驗式文化藝術地產項目,總投資額達35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文化地產行業商業模式與區域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文化地產開發商主要由影視、傳媒企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兩類主體構成。由于文化地產是文化與地產的結合,既需要擁有文化資源,又需要擁有房地產的開發運營管理經驗。影視、傳媒企業與地產企業的優劣勢較為明顯。影視、傳媒企業擁有背景資源、地域文化資源、網絡終端資源優勢,但是房地產開發與運營經驗不足,且存在開發資質劣勢;傳統地產開發企業的優劣勢則與傳媒企業相反。
因此,為了更好地開發出商業性質的文化地產,取得理想的投資回報,開發企業與影視、傳媒企業的強強聯合成為文化地產行業理想的進入方式。兩者聯合開發可以揚長避短,實現差異化發展,提升項目的核心競爭力。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