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氫行業產能過剩凸顯 高純電子級氟化氫“一枝獨秀”
三、高純電子級氟化氫"一枝獨秀"
為抑制行業產能過剩,工信部于2011年2月發布了《氟化氫行業準入條件》,提出新建生產企業的氟化氫總規模不得低于5萬噸/年,新建氟化氫生產裝置單套生產能力不得低于2萬噸/年。2011年4月底發布的《氟化工產業調整指導目錄(2011)》中,除電子級及濕法磷酸配套除外,新建氟化氫裝置已被列入限制類項目,5000噸/年以下工藝技術落后和污染嚴重的氫氟酸裝置被列為淘汰類。
可以看出,在氟化氫行業頻遭"限制"的情況下,高純電子級氟化氫卻一枝獨秀,主要是因為該產品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2005年我國電子工業消費高純氫氟酸接近3000噸,其中進口產品1550噸左右,進口量占到國內消費量的52%;2011年已有超過5000噸的消費量,進口產品接近2500噸,仍占到50%。5年多來,雖然國內高端氟化氫產品的產量不斷上升,但消費量也同步上升,進口比例沒有減少。
目前國內能夠生產高純氟化氫的企業很少,其中生產SEMI C1-7級高純氟化氫的企業近10家,而能生產SEMI C8-12級的企業寥寥無幾。而高純氟化氫產品需求卻很廣泛,除國內供不應求外,日本、歐盟和中國臺灣等地區也極具發展潛力。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