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 旅游行業將帶動公路客運市場發展
2014年暑期7月1日拉開帷幕,旅游市場再現火爆,公路客運量亦逐漸上升。
國內游市場是全國旅游市場的主力軍,無論從人數還是貢獻的旅游收入來看,都是旅游業主要的增長點。“十一五”期間,中國國內旅游人數年均增長12%,其中入境過境旅游人數年均增長3.5%,出境旅游人數年均增長19%。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旅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國內旅游人數達26.4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3.2%。2012年,中國國內旅游人數約30.0億人次,同比增長13.6%。2013年中國國內旅游人數約保持兩位數的增長,超過34億人次。
圖表1:2005-2013年中國國內旅游人數增長情況(單位:億人次,%)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公路客運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優勢:
1、路網最密集。公路旅客運輸是溝通城市與鄉村,連接內地和邊疆,分布最廣闊,在各種客運方式中網絡最為密集的運輸方式。
2、運輸覆蓋面廣。以汽車為主要運輸工具,對道路條件適應性強,能夠運達山區、林區、牧區等不易到達的地方。
3、機動、方便。既可組織較多車輛完成一定規模的、大批量的旅客運輸任務,也可單車作業,完成小批量的旅客運輸任務,還可以為鐵路、水路、航空等運輸方式集散旅客,具有其他運輸方式所沒有的“門到門”運輸和就近上下客等特點。
4、靈活性強。道路客運線路縱橫交錯、干支相連,線路和站點形成網絡,并易于根據情況調整,便利旅客乘車,能較好地滿足旅客出行的需要。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公路客運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公路客運總量為375億人,同比增長5.34%。
圖表2:2005-2013年中國公路客運量增長情況(單位:億人次,%)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分析顯示,2008-2013年,中國公路客運量與國內旅游人數的相關系數為0.983,表明國內旅游的快速發展,將帶動公路客運市場的持續繁榮。
圖表3:2008-2013年公路客運量與國內旅游人數關聯性分析圖(單位:萬億元,億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盡管當前鐵路、民航等對公路客運的沖擊很大,但由于中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汽車客運仍然是客運不可或缺的主要運輸方式。由于汽車客運的普遍性、門對門運輸的行業特性、生產和消費同時進行的特點,汽車客運的未來充滿機遇、大有發展前景、是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產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