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融資方式借助互聯網“重出江湖” 典當迎來行業春天
“如果說過去的十五年是消費者互聯網的時代,未來十年的互聯網將是行業互聯網的時代”。如今,各行各業都逐漸與互聯網融合,借助互聯網獲得信息、連接客戶成為了眾多行業青睞互聯網的重要原因。2013年9月上線的國內最大的典當電商平臺淘當鋪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了全國一二線市場的布局,目前正大力拓展三四線城市。可見,作為傳統的融資方式之一,典當行業也借助互聯網“重出江湖”。
提起典當人們一般都會有些排斥,過去,典當行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居民個人,他們多因家庭急需,才到典當行融資。但是,隨著我國民間融資機構的發展,典當行業在如今銀行銀根縮緊的大環境下,又一次遇到了發展機遇。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典當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企業典當融資在整個客戶中的比例,由新世紀初期的不到15%上升到目前的超過70%。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典當行業發展迅速,行業規模也在穩步擴大,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典當企業6833家,平均注冊資本1781萬元,從業人員5.86萬人。2013年,全國典當行業累計發放當金3336億元,同比增長24.7%;近幾年,我國典當行業典當余額也穩步增加,且增速較快。截至2013年底,全國典當余額866億元,同比增長28.1%。
圖表1:2008-2013年典當行業典當余額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典當行業規模的擴大,主要是因為中小微企業融資無路,而典當行業具有“小額、短期、快捷、靈活”等特點,恰恰滿足了中小微企業的需求。曾經的典當行業似乎距離人們的生活十分遙遠,而今,在民間金融機構不斷發展的時代,典當行業一方面向新穎、個性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結合互聯網,通過網絡與客戶直接溝通,為客戶提供及時、優質的服務。而且,隨著政府對民間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針對典當行業的監管體系已經“從嚴到寬”,盡管許多核心監管內容依然沒有改變,但是更加科學、合理的監管方式還是讓許多典當行感覺到了春天的到來。
目前,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與國家政策的扶持“雙軌道”支撐著典當行業的發展,盡管無論是在企業的數量還是在資本實力上,典當行與小額貸款公司相比依然有著明顯的差距,但典當行若能借助新型的互聯網方式,實現行業發展模式的創新,也許典當行實現對小貸公司的趕超歷史并不遙遠。
相關推薦 |
三分之一典當企業虧損 互聯網典當何時成 |
中國典當第一案:高利貸與高利轉貸兩重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