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一號”亮相世界核能展 核電迎來爆發良機
2014年10月14日,首屆世界核能展在法國巴黎拉開大幕,吸引了來自歐洲、亞洲、非洲、中東、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地400多家企業參展。中國自主知識產權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吸引了眾多行業內人士駐足咨詢。“華龍一號”的亮相,說明了中國核電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中國核電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核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1-2013年,中國核電發電量逐年上升,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6.75%,而同比增速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圖表1:2001-2013年中國核電發電量及同比增速(單位:億千瓦時,%)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核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例來說,2001-2013年核電發電量占比均較低,最高占比僅為2.3%。核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在未來能源結構中,占比有望提升。
圖表2:2001-2013年中國核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中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15年核電規劃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2020年規劃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這意味著中國必須在今明兩年啟動一批沿海核電項目,否則該目標將難以達到。因為中國目前的核電裝機容量僅有不到2000萬千瓦。而近期業內普遍認為年底之前核電將會重啟,沿海核電項目有望開工。
從目前全球核電發展來看,中國的核電發展是全球最快的,28個在建機組占到了全球在建機組數量的40%。核電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4月底,全球在建的核反應堆有72個,大部分位于中國與俄羅斯。此外,173個核反應堆待建,309個有建設意向。其中,中國有28個在建、57個待建的核反應堆。
此次“華龍一號”的參展,也是我國核電“走出去”的一張王牌,讓中國核電“走出去”實現了“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轉變。且我國核電“走出去”已有不少先例,2014年10月14日,羅馬尼亞政府部際核電項目“談判委員會”正式宣布:中廣核成為羅馬尼亞Cernavoda核電站3、4號機組項目的“最終投資者”。
在國內和國際雙線市場需求的驅動下,我國核電有望迎來爆發。
相關推薦 |
全球最大核電建造商掛牌上市 掀起核電設 |
中俄合作建漂浮核電站 釋放出哪些信號? |
核電閥門行業迎利好 國產核電閥門提升競 |
800億元核電設備采購、核電閥門市場受 |
日本安倍堅持重啟核電站方針 我國沿海核 |
2014核電發展大提速 解讀《201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