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大會聚焦溫室氣體排放與可持續發展
12月1日至12日,世界190多個國家的代表團聚集在秘魯首都利馬,出席聯合國氣候大會。與會代表在12天的日程中就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進行磋商,最終起草一份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協議,于2015年年底在巴黎正式簽署,并于2020年正式生效。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生態城市規劃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7-2012年,我國平均氣溫有波動下降的趨勢。2012年和2011年兩年的全國平均氣溫為近年來的最低值。2013年全年平均氣溫為10.2℃,較常年偏高0.6℃,比2012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的第四暖年。2013年全國平均高溫日數為11天,較常年多3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但是冬季(2012年12月-2013年2月)全國平均氣溫為-3.7℃,較常年偏低0.3℃。
圖表1:2006-2013年我國平均氣溫趨勢圖(單位:攝氏度)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生態城市規劃行業研究小組整理
溫室氣體排放導致溫室效應,一旦達到全球廣泛認同的氣候變暖上限的臨界點,全球將在短期內爆發洪災、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生態系統遭破壞等足以危害世界的災難。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迫在眉睫。
中國積極參與關于全球氣候變暖的每次會議,并推動會議達成節能減排的相關協議。在會議結束后,積極履行會議決議。中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巴厘路線圖”、《哥本哈根協議》中均作出了承諾。中國政府未來將繼續通過限定碳排放總量,加快形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機制,實現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未來我國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將會發生巨大變化。
節流方面,國家會進一步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或者對高耗能產業進行低碳化改造。加強淘汰落后、重污染產能。國家還通過實施鍋爐窯爐改造、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節約替代石油、建筑節能、綠色照明等節能改造工程,以及節能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工程和節能能力建設工程等重點節能工程,推進工業、電力、建筑、冶金、交通等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節能。這些領域的企業自身也需要積極進行低碳化改造,爭取獲得國家低碳產品認證證書,遵守國家在這些行業制定的相關制度。未來,新型節能產品、高效節能裝備、建筑節能技術等將更大范圍、更大規模出現,并且快速的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應用到工業生產過程等社會各個領域,節能產業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開源方面,從清潔的角度看,國家將進一步發展清潔能源,加快發展清潔煤技術,加強煤炭清潔生產和利用;從替代的角度看,國家將加強推進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安全發展核能,因地制宜加快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大幅增加這些資源的使用和消費比重。我國的新能源產業和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將是一個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
相關推薦 |
“十二五”期間經濟結構轉型 助力生態修 |
“一劇兩星”播出模式將強有力沖擊電視劇 |
打造循環經濟示范 生態養殖前景可期 |
廢棄礦山危害大 生態修復不可少 |
生態環境建設促綠化苗木行業“馬上有錢”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