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購物發展現狀、趨勢以及存在的問題
中國電視購物行業發展概況
國內電視購物經過二十余年發展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產業鏈。但是由于虛假宣傳、暴利運營,加之缺乏監管,電視購物公信力逐漸下降。1999年后,中國電視購物市場急劇萎縮,市場企業數量從原有的1000多家銳減到300家左右,電視購物從高潮進入低谷。
近年來,電視購物低谷過后又在反彈。上海文廣、湖南廣電傳媒、CCTV相繼開辟專業購物頻道,各電視臺也競相申請開辦新型的電視購物頻道,如快樂購物、愛家購物、開心購物、歡騰購物等帶有數字付費電視概念的新生購物頻道。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電視購物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風險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電視購物市場規模達到455億元,從事電視購物的運營商近150家;2012年電視購物市場規模達到578.3億元,同比增長27.10%;2013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683.5億元、2014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95.8億元。
圖表1:2009-2014年我國電視購物市場規模變化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電視購物行業存在的問題
產品問題
推銷商品話術夸大宣傳,電視上常常會看見購物專家聲嘶力竭的介紹的商品,他們往往會將產品說的無所不能。為了證明商品的功能性,再對商品進行多個演示,通過理性話術和感性話術來引導消費者購買。但是當消費者拿到物品時,往往會感到與電視中呈現的差異很大。比如某些增高類商品說,衛生部批準的功能只有"補鈣",但他們的宣傳卻變成了"增高";再比如珠寶之類的商品,通過呈現和話術推銷,讓珠寶手飾品展現的極美,但是實際中會產生色差,甚至產生質量問題。
廣告問題
很多電視購物產品都請名人代言,這也成為電視購物最有效的促銷手段。但是已經有案例證明,這些名人自己也不是真的了解產品或者使用過這種產品。部分產品打著國外某"著名大學"的旗號,甚至杜撰幾個并不存在的科研機構和著名科學家。甚至使用"干細胞"、"CRE"之類的技術術語來欺騙消費者。
售后服務問題
電視直銷售后服務問題一直是拖累企業成長的重要一環,在電視直銷企業方面,盡管企業也設立了客戶服務中心,但是銷售后因質量問題的消費者過多,應付不了這么多的投訴,最后企業的客戶服務就成了擺設。而消費者方面,消費者購買的商品難以通過固定程序進行退換貨,其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成為每年消費者投訴的熱點。
電視購物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在電視購物較為發達的美國、韓國及日本,電視購物行業銷售額約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至12%,中國這一比例不足1%。中國電視購物行業擁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和潛力,預計到2020年,中國電視購物市場規模將達到1467.2億元。
圖表2:2015-2020年我國電視購物市場規模預測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電視購物未來發展趨勢
電視購物行業重組整合的步伐將加快:近年來,一些電視購物企業開始做大,并且越來越受到資本青睞。如快樂購獲得與弘毅投資、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紅杉資本共計3.3億元的投資。隨著電視購物行業近年的迅猛發展,高額的覆蓋成本和競爭成本可能會使電視購物行業的洗牌在即,行業整體實力將增強。目前電視購物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各企業跑馬圈地開始加速,各方資本積極進入。這必將帶來電視購物這種虛擬通路加速整合發展。
聯合營銷將成為電視購物行業的必然選擇:媒體發展日新月異,電視購物行業也不能忽略新技術進步帶來的媒體環境碎片化格局。原有的媒體格局受到新技術的沖擊而產生變革,網絡購物隨之迅速崛起,成為新興的最炙手可熱的購物模式。網絡購物的發展催生了一股多渠道聯合營銷的潮流,多種營銷模式互補與融合,三網融合技術的發展也使電視購物和網絡購物界限模糊。可以預見,不同營銷模式與技術間的共同發展已是大勢所趨,多媒體多平臺的聯合營銷勢必為電視購物行業帶來新一輪的繁榮。
企業上市將促進電視購物行業的發展:目前,有很多電視購物企業謀求上市,但囿于政策、法律和媒體屬性等限制,電視購物企業的上市之路充滿變數,但資本運作是企業實行資源整合、實現規模經濟、延伸產業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的有效途徑,有利于電視購物行業未來健康發展。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電視購物行業快速發展背后的“隱憂” |
小米再發電視盒子新產品 如何應對廣電總 |
網絡劇大行其道 點擊率趕超傳統電視劇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