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貿易堵漏美國 多晶硅雙反影響有限
根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2015年8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為8561噸,雖環比減少,但仍居高位。主要是由于當月從韓國進口量達到4769噸所致,占比高達55.7%,創歷史最高占比。導致8月份多晶硅進口量環比小幅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暫停加工貿易的58號文件”于8月底真正開始發揮作用,致使8月份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大幅減少至1926噸,占當月總進口量的22.5%,環比和同比分別大幅減少52.3%和69.5%。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據8月份分國別進口數據顯示,自韓國、美國、德國三國共進口多晶硅6988噸,占總進口量的81.5%,其中從韓國進口量為4769噸,占總進口量的55.7%;從美國進口量為198噸,占總進口量的2.3%;從德國進口量為2021噸,占總進口量的23.6%;其他地區進口量為1573噸,占總量的18.4%。
圖表1:2015年8月中國多晶硅進口來源分布(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我國多晶硅月度進口來看,主要集中在韓國、德國和美國,其中2014年1月,我國從韓國進口1698噸,從美國進口1678噸,從德國進口2689噸,韓國進口量僅與美國相當,而德國最大;從2015年7月開始,美國進口量大幅下降,主要是受“58號文”失效影響,進口量暴跌至2015年8月的198噸;而韓國和德國進口量受影響不大,這主要是由于韓國的主要出口企業OCI和韓國硅業(Hankook Silicon)的稅率僅為2.4%和2.8%,反傾銷稅對其根本不造成任何影響,故韓國在2014年5月超過美國和德國,一躍成為最大的進口來源地,已經連續一年以上保持首位,而德國的Wacker則因早有簽訂價格承諾協定,未來仍能在中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圖表2:2014-2015年我國多晶硅月度進口情況(單位:噸,美元/千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雖然加工貿易漏洞完全被封堵,減少了來自于美國2000噸的月進口量,但在雙反堵住韓、德方面仍存在漏洞。并且,通過從臺灣轉口規避“雙反”征稅的進口量占比重新凸顯,8月份從臺灣轉口的多晶硅量為786噸,占總進口量的9.2%,超越美國成為我國第三大進口地區,來自馬來西亞、挪威、沙特阿拉伯、日本等市場的多晶硅產能逐漸釋放,8月份從這些地區進口多晶硅量達到787噸,占總進口量的9.2%,這同樣導致進口量難以大幅下降。再者,國內多晶硅企業又陷入一片投資熱潮,未來江蘇中能等企業產能擴張完全能夠彌補美國2000噸/月進口量的減少。多晶硅供應量仍將處于充足局面,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隨著光伏產業鏈產品價格的下滑、政府扶持政策的調整、企業優勝劣汰,我國光伏發電產業有望走出低迷,得到較快發展,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發電潛力較大,光伏發電產業景氣度回...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