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勵雙向驅動 養老產業迎來發展機會
11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中決定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結合,更好保障老有所醫老有所養。此次會議指示是繼2013年9月國發35號文《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后對我國養老產業的進一步指引。養老是我國當下亟待求解的重大社會問題,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勵雙向驅動,養老產業將迎來十分確定的發展機會。
養老需求十分迫切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在2002年65歲以上的人口比率超過總人口達到了7.3%,2014年末為10.06%,2014年我國老年撫養比上升為13.9%。按《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14》計算,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增至2.6億。假設每人年均養老費用支出4萬元,則我國養老產業每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0萬億,需求巨大。
目前我國可以負擔起高端養老的富裕階層老齡人口接近400萬,但按照十二五規劃目標,養老床位缺口依然高達350萬張,未來我國政府和個人將面對很大的養老壓力。
圖表:2002-2014年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增長速度(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政策相繼出臺促進養老產業發展
2013年以來,國務院先后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十三五”規劃也明確提出“推進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養老作為“健康中國”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國家戰略性高度。
而此次會議確定,一是促進醫養融合對接。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開通預約就診綠色通道,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可作為醫院康復護理場所。支持養老機構按規定開辦老年病、康復、中醫醫院和臨終關懷機構等。推進基層醫療機構與社區、居家養老結合,為老年人家庭提供簽約醫療服務。二是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支持醫療資源豐富地區將公立醫院轉為康復、老年護理等機構。三是強化投融資、用地等支持,擴大政府購買基本健康養老服務,創新長期護理保險等產品。會議決定,在全國每個省份至少選擇一個地區開展醫養結合試點示范。
在巨大的養老需求的推動下,隨著鼓勵社會力量投資養老領域的政策相繼出臺和落實,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既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長久之計,也是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老年護理、遠程照護和康復醫療等細分領域有望長期收益
在需求的推動和政策紅利的推動下,老年護理產業有望迎來較快發展。未來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帶來的慢性病發病率提升和疾病譜的變化,慢性病用藥市場擴容是確定性的趨勢,與互聯網相關的慢病管理也將迎來發展契機。同單純的日常照料相比,醫療養老的利潤率較高,從醫療切入養老產業不失為一種較好的盈利模式,但對相關企業整合醫療資源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當下政府推行分級診療的大背景下,與三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相結合的康復護理機構(如湘雅模式)也將從中受益。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養老產業現狀分析 養老地產市場潛力巨大 |
各路資本紛紛布局養老地產 養老地產市場 |
2013年我國養老地產市場存在問題調研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