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深化背景下 三大制藥行業如何演變
宏觀經濟下行和醫改背景下,醫藥工業增速放緩進入新常態。
過去五年,中國經濟經歷了快速發展后逐漸放緩的過程,醫藥行業增速和GDP趨同。繼2013、2014年中國醫藥工業增速不斷下滑以來,2015年上半年的醫藥工業增速更是15年來首次跌破10%關口,收入和利潤增速放緩至10%左右。隨著新醫改深化,行業利潤率在醫保、招標控費的壓力加大,前瞻分析,未來醫藥工業將步入新常態,爆發式增長成為過去,創新、轉型將成為行業主旋律。
圖表:醫藥工業利潤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新醫改深化背景下三大制藥行業各自分化
自2009年以來,醫藥行業不同子行業的格局發生很大的變化。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醫藥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除原料藥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占比上升,其中以中成藥發展較快,收入占比由18%上升到24%,利潤占比則有17%上升到25%,化學制劑雖然收入占比不變,但利潤占比增加了4%,生物藥不管是收入還是利潤,都有3%左右的增長。2015年是藥品市場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的元年,隨著新醫改深化,三大制藥行業將迎來新的變局。
圖表:各制藥子行業利潤占比變化(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藥:輝煌過后
2009年國家醫保目錄產品收納調整以來,部分新增中成藥產品并未經過重新的價格調整;同時,國家新基藥目錄中藥品種相比于舊版目錄新增了101種,新增獨家品種或獨家劑型就超過40個,在此背景下,中藥材一度出現價格瘋漲現象,致使中藥飲片也迎來短暫的快速發展期。
2015年是藥品市場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的元年,中藥輝煌不再。各地招標陸續發動,中藥降價是必然,中藥飲片或將出臺質量控制標準。
◆化學藥:洗牌來臨
一直以來,化學藥在臨床用藥中所占份額最大,2014年化學制劑行業在醫藥工業中占比26%,過去幾年,醫保覆蓋面加大一度提高化藥需求。但在我國化學制藥領域一直存在仿制藥泛濫,創新原研藥少的尷尬困局。
隨著新醫改藥品政策的推行,控費開始后化學藥受招標降價影響嚴重,成為藥企的一大痛點。另外一方面,關于藥審改革的政策也陸續出臺,化學藥行業無疑再次站在重新洗牌的支點上,一批低端仿制藥企將被淘汰,而擁有高質量仿制藥、新藥研發能力的藥企將迎來發展機會。
◆生物藥:綻放之時
與化藥相比,生物藥具有更強的組織親和力,毒副作用相對小一些,針對癌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著較強的治療效果,2014年全球銷量前十藥物中有7個為生物藥。據統計,2015年將有640億美元的生物藥到期,作為仿制藥大國,中國的生物制品在醫藥中的占比也逐漸提升,單抗藥物研究也被列為國家"十二五計劃"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新藥重大創制項目等。
另外一方面,國內藥審改革生物藥暫緩實行,相對其它制藥行業來說,我國生物藥行業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三大制藥行業未來發展機會
2015年以來,湖南、浙江、安徽紛紛公布招標進展,其他省市也將陸續效仿,降價主旋律不改,未來三大藥將朝著高質量、有效和創新三方向發展。
圖表:三大藥未來發展機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