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應用全面落地,春天已然來臨
政策加持,人臉識別需求達百億
2017年3月兩會期間,“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要“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制藥等技術研發和轉化”,人工智能被列為重點工作。
人臉識別作為人工智能的典型應用,也將迎來其高速發展期。早在2015年,央行發布的《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遠程開立人民幣銀行賬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就明確提出以“柜面為主+遠程為輔”的原則,為人臉識別的普及打開門縫;而隨后發布的《安全防范視頻監控人臉識別系統技術要求》、《信息安全技術/網絡人臉識別認證系統安全技術要求》國家標準則為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提供了保障。
在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的過程中,人臉識別的市場規模也不斷提升。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為16.7億元,到2015年行業規模達7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65%。未來,伴隨著人臉識別應用場景的豐富,預計2018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可達300-400億元,2025年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千億元。
圖表:2012-2025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人臉識別應用場景逐漸豐富
2015年以前,人臉識別的應用以門禁考勤為主。近兩年,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迅速發展,核心技術算法識別精度及速度的有效提升,為人臉識別在眾多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基礎,2015年開始其應用領域逐漸增多。特別是2016年下半年開始,各類應用案例落地速度明顯加快。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在金融、安防、門禁考勤、公安、交通、教育、移動支付等領域的應用逐漸增多,其中金融和安防是人臉識別技術比較容易實現商業化落地的兩個領域,因此其應用相對較為成熟。
圖表2: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在各領域的拓展及運營模式的成熟,2017年有望成為人臉識別產品快速普及的元年,2018年或將成為人臉識別的爆發年。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人臉識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人臉識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人臉識別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