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達700億元 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領跑全國
2017年8月23-27日,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上,北京首次發布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路線圖,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球新興的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的戰略愿景。近兩年來,中國機器人市場發展迅猛,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當仁不讓地走在了機器人產業發展隊伍的前列。
2016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超過700億元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估算,2016年中國機器人出貨量約達9萬臺,大幅增長27%,創下單一國家記錄新高,接近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同時2016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1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700億元。《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預計到2020年,中國機器人出貨量將達到15萬臺;到2025年機器人銷量將達到26萬臺。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預計,2020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83億美元,2025年市場規模超過300億美元。
就國產機器人市場份額來看,2016年中國國產機器人在國內市場所占比重為31%,市場規模約為34.1億美元。《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提出,到2020年國產市場占有率達到50%,2025年達到70%以上;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到2020年國產機器人在國內市場規模約為91.5億美元,2025年將超過200億美元。
圖表1:2016-202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機器人技術水平大幅提升
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控制器、伺服電機、精密減速器等關鍵零部件均取得突破。2015年以來,我國機器人專利申請數量大幅增長。2015年增長57.53%至15704項,2016年增長46.94%至23076項;2017年1-8月,已提交機器人相關專利申請4038項。
圖表2:2008-2017年中國機器人專利申請數量(單位:項)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截至2017年8月底,我國申請數量排名前十的機器人專利申請人中,多數為高等院校和外資企業,鮮少國內企業,僅有國家電網一家。未來,國內企業應加大對相關技術專利的研發,進一步提升企業自主權,走出被動局面。
圖表3:截至2017年8月底中國機器人專利申請人TOP 10(按申請數量)(單位:項)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領路全國
2016年,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7287.6億元,占北京GDP的10.8%;人工智能與智能硬件相關產業規模已突破1500億元。目前北京地區已累計布局人工智能和智能硬件領域相關專利超過2萬件,形成了專業領域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體系。
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百億元以上企業有8家,包括百度、360、華為、微軟、神州數碼等;10億元以上企業101家,億元以上企業859家。與此同時,北京市軟件上市企業數量近150家,總市值達近2萬億元。并且,在企業創新能力方面,2016年北京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支出118億元,增長33.2%;有效發明專利數9402件,同比增長18.6%。預計到2020年,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將突破1萬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0%以上;增加值占北京市GDP比重超過12%;產業綜合競爭優勢進一步強化,在全國的引領地位進一步鞏固。
北京聚集了清華大學、中科院等近20家機器人領域重點科研院所,匯聚了170多家機器人創新創業企業,創新成果頗豐,其中“天璣”骨科機器人是中國唯一能夠開展創傷骨科、脊柱外科手術的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開發的空間修復、智能巡檢等特種機器人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未來,北京機器人產業將優先發展工業機器人的集成應用,并支持發展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預計到2025年,北京機器人產業收入有望達到600億元左右,基本建成全球領先的機器人創新應用基地。
圖表4:北京部分科技企業人工智能領域布局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工業機器人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