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試點“購物+醫療”模式,共享醫療行業前景可期
近年來,共享經濟掀起一股熱潮,共享之火從專車、單車、雨傘、充電寶一路蔓延至醫療領域。近日,浙江省衛生計生委批復同意了杭州江干全程國際Medical Mall的醫療資源共享模式,允許杭州全程健康醫療門診部為入駐全程國際Medical Mall的其他醫療機構提供檢驗、病理、超聲、醫學影像、醫技科室及藥房、手術室等共享服務。
“Medical Mall”率先試點全新醫療共享模式
簡單來說,“Medical Mall”是一家有多個醫療機構入駐的醫院,相當于“醫療商場”。目前,已有13家醫療機構入駐“Medical Mall”,包括張強醫生集團下屬的思俊外科診所、邵逸夫國際醫療中心、方回春堂中醫診所、唯兒諾兒科診所以及口腔、醫美等診所,幾乎囊括所有醫療科目。
從市場定位來看,“Medical Mall”定位于中高端醫療服務,倡導一種更人性化、品質化、定制化的醫療服務理念,更側重于改善客戶體驗,重視服務過程中的舒適度,與公立醫院的服務錯位,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樣化需求。當然,與傳統公立醫院相比,“Medical Mall”診療費用定價較高。從醫療定位來看,“Medical Mall”把輕癥、慢癥、亞健康等健康管理服務放在首位,提供24小時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
與傳統醫院相比,“Medical Mall”具有以下幾大優勢:
圖表1:“Medical Mall”相對于傳統醫院的優勢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總體來看,這是一個三贏的過程,對醫療機構來說,商業和醫療的結合可以起到很大的人流集聚作用;對商場來說,醫療資源集聚可以更好地幫助服務客戶;對客戶來說,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得到優質服務。
政策促進共享醫療多地蔓延
共享之風以杭州為切入點吹向醫療領域,并向其他城市快速蔓延。不過,這一切都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
浙江《關于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促進杭州首先試點共享醫療;廣州多點執業政策催生共享醫生平臺;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騰訊企鵝醫藥率先在北京、成都、深圳三座一線城市落地,并自建企鵝診所……與其他行業相比,醫療行業政策導向性比較明顯,受政策的影響也相對較大。
圖表2:中國共享醫療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共享醫療千億市場可期
盡管共享醫療還存在政策落地難、醫保體系尚未打通、政策法規亟待完善等難點,但是,在政府進行醫療改革的決心下,在共享經濟的帶動以及資本的熱捧下,共享經濟的前景可期。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已達39450億元,同比增長76.4%。按照初步估算,共享醫療占共享經濟的比重僅為0.4%,2016年共享醫療市場規模約為155億元,比2015年增長121%,主要集中于手術、在線問診兩個領域。預計未來5年,隨著政策的放開以及法律法規的完善,共享醫生、共享診室、共享技術、共享設備、共享床位、共享病源、共享手術室等共享服務模式將逐漸形成,我國共享醫療千億級市場可期。
圖表3:2015-2022年中國共享醫療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以上信息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社區醫療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但相對醫療服務需求增長而言,我國醫療衛生資源仍嚴重緊缺,尚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目前我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20%...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