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64家獨角獸所在行業分析 大數據行業發展前景與趨勢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中關村管委會、長城戰略咨詢、中關村銀行聯合發布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劃分在大數據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共4家,分別是數夢工場、騰云天下、Geo集奧聚合、同盾科技。
近年來,國家對于大數據行業的重視不斷增強,各地政府也積極布局大數據發展,其中貴州省更是成長為我國的大數據“硅谷”。在有利的政策、市場形勢下,大數據行業獨角獸企業的未來值得期待。
一、大數據獨角獸企業平均估值僅為10.3億,排名相對靠后
隨著信息化、數字化的持續推進以及云時代的到來,數據的產生與處理量都提升了好幾個層次。在掌握數據資產的基礎上,為了挖掘數據的價值,就必須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擁有的海量數據進行專業處理、分析,大數據行業發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可見一斑。
不過,我國大數據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產業供給遠小于市場需求,且已經出現的產品和服務在思路、內容、應用、效果等方面差異化程度不高,加之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導致大數據獨角獸企業數量不多、估值不高、排名靠后。
具體來看,2017年入榜的大數據獨角獸企業有4家,估值總額僅為41億美元,平均估值10.3億美元;TOP1企業(數夢工場)估值為11億美元,其他企業平均估值為10億美元。
圖表1:大數據行業獨角獸企業估值情況(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其中,數夢工場估值最高,為11億美元,在164家獨角獸中排在第98位;騰云天下、Geo集奧聚合、同盾科技估值均為10億元,排名均未進前120位。
圖表2:大數據行業獨角獸企業估值及排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二、大數據行業獨角獸企業估值有限,所占比重較低
與其他行業的獨角獸相比,大數據行業獨角獸企業數量不僅少,估值同樣相對落后。數量方面,大數據行業在所有涉及的行業中排在第13位,占比僅為2.44%;估值方面,4家大數據獨角獸估值總額占比為0.65%,排在第15位。
圖表3:大數據行業獨角獸企業數量、估值占比及排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三、大數據獨角獸企業對比分析,企業間差距不大
在4家大數據獨角獸企業中,成立時間最早的是騰云天下,成立時間為2011年;最晚成立的是數夢工場,成立時間為2015年。從所在地來看,北京、杭州各有兩家大數據獨角獸。
圖表4:大數據行業獨角獸企業簡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從融資情況來看,4家獨角獸最新融資輪次均在D輪之前,且融資金額相對不高。騰云天下于2016年6月完成C輪融資,金額1億美元,較其他獨角獸更受資本青睞。
圖表5:大數據行業獨角獸企業融資情況對比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四、大數據行業成長速度驚人,未來前景值得期待
大數據是伴隨著信息數據爆炸式增長和網絡計算技術迅速發展而興起的一個新型概念,其主要作用是幫助各行各業的企業從原本毫無價值的海量數據中挖掘出用戶的需求,使數據能夠從量變到質變,真正產生價值。
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其應用已經滲透到農業、工業、 商業、服務業等各個方面,成為影響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中,資本市場最為看好醫療健康,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全球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該領域成功融資的大數據企業比重達到29.90%,遠遠高于位列第二的金融行業。
圖表6:大數據企業融資成功的領域分布(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與此同時,各地方政府發展大數據積極性較高,政策支持力度不斷提升,行業應用得到快速推廣,市場規模增速明顯。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還僅有37.4億元,而到2016年,大數據市場規模已達168億元,增長幅度高達349%。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增長率將保持在30%以上,2023年達到1290億元。
圖表7:2011-2017年大數據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圖表8:2018-2023年大數據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不過,由于大數據行業處于起步階段,面臨問題較多。首先,數據孤島問題突出。由于政府部門相互間信息不對稱、制度法律不具體、缺乏公共平臺、共享渠道等多重因素,導致大量政府數據存在“不愿開、不敢開、不能開、不會開”的問題。
其次,大數據安全和隱私存在隱憂。在相關配套法律法規和監管機制尚不健全背景下,社會公眾及企業對數據的安全及隱私有很大擔憂,出臺關于信息采集與信息安全保護基本法迫在眉睫。
再次,技術應用創新滯后。我國大數據行業雖然技術進步很大,專利申請連年大幅增長,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技術及應用滯后的差距,在新型計算平臺、分布式計算架構、大數據處理、分析和呈現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對開源技術和相關生態系統影響力弱。
圖表9:2010-2017年大數據行業專利申請情況(單位:項)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最后,人才匱乏。截至2017年5月,我國大數據從業人員約有30萬。而未來三至五年,大數據行業需要180萬人才,缺口巨大。此外,人才的分布也很不均衡。大數據人才主要分布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占比達到33%;其他領域人才較少。
圖表10:大數據行業人才分布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盡管存在上述問題,但長遠來看,大數據行業前景毋容置疑。2018年,在建設“數字中國”的大趨勢下,作為數字經濟轉型排頭兵的大數據行業將呈現以上8大趨勢:數字化生產力將顯著提升、數據市場交易額持續攀升、機器學習成為普遍工具、數據安全性將有質的提升、數據安全性將有質的提升、行業應用將成大數據發展“重頭戲”、政府大數據應用迎來集中爆發期、數據資產運營將成為政府數據價值釋放主要途徑。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健康...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