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基因完成A輪2.18億元融資 資本助力基因測序儀國產化
瀚海基因獲A輪2.18億元融資
2018年4月19日,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2.18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同晟資本領投,希夷資產等五家機構參與跟投。此前,瀚海基因曾于2016年11月完成Pre-A輪融資,交易金額未披露,投資方為騰業創投、正威集團、中科普瑞。
瀚海基因CEO顏欽表示,新一輪融資后的戰略投入將重點用于在深圳羅湖建設全亞洲第一條第三代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試劑盒生產線;瀚海將圍繞單分子測序平臺的優勢,進一步整合中游優質資源合作開發各種應用,一起打造“平臺-應用-大數據”的生態系統,并通過基因大數據的積累與人工智能挖掘,推動新的醫學診療手段和新藥靶點的發現。
成立于2012年的瀚海基因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發基因檢測設備及試劑,通過突破上游核心儀器試劑核心技術,大幅降低測序成本,惠及普通居民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于2017年成功研發出亞洲第一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第三代單分子基因測序儀樣機,該設備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操作簡便、速度快、無需PCR擴增等優點,未來可以廣泛普及到基層醫院。
圖表1:瀚海基因融資歷程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基因測序儀被國外企業壟斷
基因測序儀是基因組學基礎研究和醫療檢測的基礎。而基因測序儀市場準入壁壘很高,全球市場長期被國外幾家大的測序儀生產商所壟斷。借助于HiSeq系列測序儀的不斷升級和推廣,Illumina不斷蠶食剩余的市場份額,逐漸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2016年Illumina的市場份額已達到84.0%。在中國,基因測序儀自主研發能力相比發達國家較弱,目前,二代測序技術應用還主要依靠美國公司Illumina, Inc.和Life Technologies等提供的新一代測序儀。
圖表2:2016年全球新一代測序儀市場格局(單位:%)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資本助力基因測序儀國產化
盡管基因測序儀目前仍由國外壟斷,中國在測序儀環節基本沒有話語權,但從2014年開始,這一現狀被貝瑞基因、華大基因、達安基因和博奧生物等企業相繼打破。基因測序儀國產化主要有三種方式:
一是自主研發,如紫鑫藥業同中科院合作開發的二代測序設備BIGIS系列產品,華因康基因開發的基因檢測儀HYK-PSTAR-IIA;二是收購國外企業,如華大基因于2013年收購美國Complete Genomics公司,獲取CG公司基因檢測的領先技術和基因檢測設備的知識產權;三是合作授權,比如貝瑞基因與Illumina合作開發用于中國的臨床的基因檢測儀NestSeq CN500。
圖表3:基因測序儀國產化之路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雖然基因測序仍然是一個新興的領域,但近年來,基因測序已成為資本追捧的熱點領域。近年來,國內基因測序領域已經發生了多起融資事件。其中,基因測序儀企業也多次獲得資本的加持。
2011年以來,開發了基因檢測儀NestSeq CN500的貝瑞基因共獲得了5次融資,合計約7.5億元,直至2016年12月,斥資43億元借殼天興儀表,搶先華大基因上市,成為“基因測序第一股”。同樣的,華大基因在未上市之前也獲得了多輪融資。2017年7月14日,成立18年的華大基因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實現上市,募集資金5.47億元。此外,自主研發了基因測序儀的華因康基因、博奧木華也已完成了多輪融資。基因測序儀企業屢獲資本青睞,資本的入局將有力地推動基因測序儀的國產化。
圖表4:基因測序儀企業融資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基因測序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基因測序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基因測序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