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求+渠道升級,促進農產品電商行業高速發展
一、農產品產量持續保持增長,為電商發展提供源泉
2017年我國主要農產品再獲得豐收,農產品總量達到211828萬噸,再創歷史新高。2017年我國糧食仍然超過6億噸,連續5年超過6億噸,是第二個高產年、“十四連豐”。如棉花、油料、肉類、禽蛋、水產品、蔬菜、水果主要農產品產量均居世界第一。當前是“供過于求”與“供不應求”同時存在,中國農業正處于轉型“關鍵期”,既要種得好、養得好、加工好,還要賣得好、賣出好價錢,消費者得實惠,農民得收入;反過來,通過賣得好、賣出好價錢,促進種得好、養得好、加工好。
二、農產品電商規模持續增大,渠道升級進入新電商時期
2017年我國各類農產品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達到1969家,其中農產品電子交易市場來說是585家,占29.7%,包括農產品類市場417家、林產品類市場(含木材、紙漿等)59家、畜牧禽類市場(含肉類、禽蛋、草業等)45家、酒類產品市場39家、漁產品類市場25家。據初步統計,2017年全國農村實現網絡零售額超過1.2萬億元,達到1244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1%,其中農產品的網絡零售交易額占20%,達到2490億元。
2017年我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進入網上網下融合發展、“六位一體”模式多樣的時期,消費者而言更加注重品質和健康,由此標志著生鮮電商進入品質消費時代,由此生鮮電商也在轉型升級,由舊電商進入新電商時期,新電商即網上與網下相融合,形成了綜合性生鮮電商、垂直生鮮電商、O2O電商、智能店新業態、體驗店、無人店“六位一體”的新時期。
三、生鮮農產品電商,高增長率逐漸趨緩
2017年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商達到1391.3億元,平均每年增長50%,預計2018年將超過1500億元。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發展迅速,自2013年以來連續5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長速度,但呈現逐漸趨緩的態勢。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農產品流通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農產品流通產業的發展背景、商業模式變遷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農產品流通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農產品流通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