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共享汽車行業市場前景分析,政策+資本,推動市場不斷增長
政策持續利好
2017年,繼共享單車之后,借共享經濟的東風,共享汽車進入人們的視野并得以蓬勃發展,人們的出行方式不在局限于公交、出租車、私家車。因于共享汽車與傳統租車相比很大的優勢,很快共享汽車受到年輕一代的追捧。
針對共享汽車行業的發展現狀,2017年6月,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鼓勵共享汽車分時租賃模式;2017年8月,交通部和住建部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使用新能源車輛開展分時租賃,并在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方面給予扶持;2017年10月,深圳、廣州、成都等城市也相繼出臺了有關汽車分時租賃的相關政策。成都市實施的《關于鼓勵和規范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業發展指導意見》明確,至2020年全市形成覆蓋廣泛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服務網絡,服務網點達到5000個,充電樁達到2萬個。
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共享汽車成功吸引大量資本涌入,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20個城市已經出現了共享汽車,品牌和用戶都呈現井噴態勢。如GoFun出行、巴歌出行、綠狗租車、一度用車、零派樂享、壹壹租車、易卡租車、寶駕出行、EVCARD、途歌TOGO、車普智能、聯程共享、即行car2go、盼達用車等共享汽車品牌。
資本市場火熱
2018年以前,共享汽車行業主要由互聯網企業主導,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積極投資,滴滴、美團、摩拜等企業憑借著在共享出行領域積累的經驗也大舉進入該市場。除此之外,共享汽車領域還不斷有新面孔涌入,如小二租車、巴歌出行等。這些品牌背后是各路資本的力推。
據有關數據顯示,2017年6月之前,共享汽車行業中僅5家完成了新一輪融資,且融資金額最高不過5000萬人民幣。但是,到了2017年下半年共享汽車融資節奏明顯加快,融資金額也逐漸增多。PonyCar、Gofun、TOGO途歌、一步用車等共享汽車品牌新一輪融資的金額都突破一億人民幣,其中PonyCar宣布完成一年內的第三輪融資,總額2.5億元,創下了分時租賃單筆融資最高紀錄。
北汽、上汽、奇瑞等車企在2018年之前更多是為互聯網出行公司提供車輛運營維護和數據收集工作。然而,2018年伊始,多家車企開始以資本注入、技術投入的模式進入共享汽車領域。共享汽車的入局者越來越多,有的城市甚至出現了超過十幾家的分時租賃運營商。
2018年初,TOGO宣告完成2600萬美元B+輪融資;立刻出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相繼宣布完成兩輪總共上億元融資,不僅融資間隔短,螞蟻金服的出手,讓立刻出行成為市場的焦點。同時,超過一半的公司完成的都是B輪之前的融資,并且金額都在上億元人民幣,可以看出資本市場對共享汽車行業的看好。
市場持續增長
共享汽車行業自2011年業務萌芽,一路受到政策庇護和資本市場的青睞,到2017年共享汽車行業已經全面進入快速增長期。據國家交通部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上半年,全國注冊的分時租賃企業已超過400家,從已實現運營的主流分時租賃企業公布數據來看,全國運營車輛規模已超過10萬輛。據有關專家預測,共享汽車有望在2018年達到3800億元的市場規模。2020年過后,共享汽車市場規模將沖破6000億元大關。在經歷過共享單車風口之后,共享汽車成為今年共享經濟的擔當。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共享汽車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共享汽車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共享汽車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共享汽車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