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前瞻之跨境電商與物流:政策助推大灣區發展
大灣區內跨境電商:廣東省為跨境電商發展地緣優勢
廣東省在全國跨境電商發展中處于領先地位。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賣家主要集中在廣東24.8%。而在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方面,2017年全國進出口總額達到902.4億元,同比增長80.6%;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總額達441.9億元,同比增長93.8%,增幅高于全國。2018年上半年,廣東省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2.7%,其中跨境電子商務同比增長82.1%,帶動了省內外貿經濟的增長。
物流、經濟一體化提供先決條件
一國兩制方針下兩個特別行政區和自由港(香港、澳門),兩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及三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前海蛇口和橫琴),形成了多重經濟體的體制疊加優勢及開放疊加形態,從而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能量,為跨境電商及物流的發展做好了先決條件的鋪墊。
跨境電商的物流支撐體系。《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前瞻——交通基建投資機會》一文中曾分析了大灣區內愈加完備的交通設施。一般來說,全球物流樞紐必須具有一種連接世界的能力,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全球物流樞紐,其連接世界的能力要非常強,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才能通過其中轉分撥到世界各地。港珠澳大橋開通為期不遠,香港和深圳物流和貨代將可以直接通過該大橋將貨物運送到香港機場或港口,節省運輸成本,有利于香港和深圳的物流和貨運代理利用港珠澳大橋拓展物流業務。同時,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的廣州,其海陸交通網相互交錯,物流基礎設施完善,對跨境電商有著優越的發展條件。廣州海關對通關環境的改善,使得清關速度大大加快。其中,易速通加入海關平臺,廣州跨境電商海關監管中心配合海關和國檢快速查驗、與海關系統直接對接,再將物流與支付信息匯總給海關,比傳統的清關模式更加高效便利。南沙即是天然良港,又是珠三角幾何中心,發展物流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并可通過空港、深水港將物流服務范圍拓展到東南亞國家及全球各個主要城市。
粵港澳經濟一體化。在CEPA下,粵港澳的服務貿易自由化已基本實現,灣區經濟建設充分聯動。廣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及珠海橫琴這三個自貿區對港澳投資者放寬的要求、與港澳政府建立合作,在促進三地信息互聯互通方面不斷深入。廣東自貿區依托港澳服務內地,促進粵港澳經濟一體化發展,并通過“一帶一路”推動中國“走出去”,實現貨物和服務貿易雙向流動,提高自貿區及大灣區對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大灣區內地9市先后出臺政策加持產業發展
大灣區內地9座城市近幾年紛紛出臺了相關政策,以扶持跨境電商的發展。其中,深圳在檢驗檢疫、市場機制以及規模獎勵等方面具有較全、較詳細的管理和指導方案;惠州、東莞等跨境電商“新秀”也均在跨境電商生態體系的建設方面提出了辦法。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物流園區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物流園區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物流園區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