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云計算行業政策分析 手把手教企業上云
隨著“互聯網+”行動的積極推進,我國云計算應用正從互聯網行業向政務、金融、工業、軌道交通等傳統行業加速滲透,云計算應用效果開始顯現。
2018年7月23日,為推動企業利用云計算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推動企業上云實施指南(2018-2020年)》,對云計算應用的方方面面做出詳細指導和支持,可謂是手把手教企業上云。
除了企業上云政策之外,自2015年以來,我國政府對云計算領域的其他政策也在密集出臺,竭盡全力打造云計算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的樂土。
行業政策體系趨于完善
近幾年,國內云計算產業發展、行業推廣、市場監管等重要環節的宏觀政策環境已經日趨完善。
2015年,國務院先后出臺三項與云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為云計算發展奠定了重要政策基礎;中央網信辦發布了關于黨政部門云計算安全管理的文件,在政務云領域發揮重要影響;新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針對云計算業務形態,明確了互聯網資源協作服務業務的概念,相關市場管理政策相繼配套出臺;工信部于2017年發布《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提出了我國云計算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行業發展工作重點明確
“十二五”末期,我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已達1500億元,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應用范疇不斷拓展,已成為提升信息化發展水平、打造數字經濟新動能的重要支撐。但也存在市場需求尚未完全釋放、產業供給能力有待加強、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凸現、產業支撐條件有待完善等問題。
為促進云計算快速健康發展,2017年3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明確了云計算發展的五項重點任務。
行業協同治理體系形成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云服務領域,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一些不理性的競爭行為開始出現,規范發展已經成為云服務行業關注的重點,行業自律的重要性日漸凸顯。這一背景下,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的指導下,2017年我國首個以云服務經營自律為使命的第三方組織—云服務經營自律委員會成立。截至2018年5月,已經有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阿里云、華為、騰訊云等在內的55家成員企業。
云服務經營自律委員會發揮了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梁和助手作用,有效促成了云服務行業多方參與的協同治理模式。2018年初云服務經營自律委員會正式發布《云服務經營自律規范》,重點明確了云服務技術合作和公平競爭方面的要求,從場地設施、合同票據、商標品牌、數據安全、SLA權責等方面予以細化和規范,并配有真實性檢查手段,對云服務企業開展規范經營有較強指導意義。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云計算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云計算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云計算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出審...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