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應堆數量居世界第四 中國核工業真的超越日本了嗎?
中國擁有在運核電反應堆38座,占全球核電裝機容量的9%
截至2018年年初,中國擁有在運核電反應堆38座,占全球核電裝機容量的9%。中國繼續在新建核電市場中占領著重要的位置,2017年度全球4臺新并網機組中中國有3臺。截至2018年年初,全球59座在建反應堆中,中國有18座。2017年度,中國陽江、福清和田灣核電站新并網的3臺機組共增加了3GWe的核電裝機容量。
同時,國內核工業的發展幫助了中國積極有效地推進海外技術和服務的發展。2017年5月,中國與阿根廷簽訂了建造兩座反應堆的合同;2017年10月,中國與巴基斯坦簽署了在恰希瑪核電站建造一臺“華龍一號”機組的商務合同;2017年度,中國還與法國、肯尼亞、泰國、烏干達、沙特阿拉伯、巴西、柬埔寨和越南簽署了合作協議。
在運的38座核電反應堆2017年累計裝機容量達到3582萬千瓦,同比增長6.5%,增速有所放緩。
2018年1至8月,38臺商運核電機組繼續保持安全穩定運行。核能累計發電量為1439.4億千瓦時,比2017年同期上升了12.3%。
高速發展的中國核工業真的超越日本了嗎?
2018年7月份,日本《日經亞洲評論》曾發表了題為“中國核工業顯示壓倒競爭對手的潛力”的文章,引起了廣泛關注。該文指出,國際原子能機構統計,截至今年6月,中國有40個核反應堆運行——數量居世界第四。中國目前在建的反應堆有17個,是世界上在建反應堆最多的。據估計,到2030年中國將運行超過100個反應堆。若加上中國目前在國外尋求開發的項目,數量則更為龐大。
文章指出,中國現在處于能帶來革新的絕佳位置,在政府把核能等作為燃煤電廠的核心替代選項和中國核能海外開發不斷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中國有望成為核能超級大國。
文章指出,中國的發展勢頭也威脅到行業領頭羊。今后幾十年,日本等國家可能“喪失技術”,屆時將處于尷尬的境地,他們可能不得不考慮從中國進口”。
從中國核工業的發展速度及技術水平來看,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及技術的不斷積累,確有可能繼續推動中國核工業走向世界前列。相比較蓬勃發展的中國核電市場,日本核電則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局面。
福島核事故后,日本在2015年開始重啟了核電。2015年8月11日,日本九州電力公司宣布,川內核電站1號機組成為日本全國首座被審查符合新安全標準后重啟的反應堆,日本結束了近兩年的“零核電”狀態。日本國內提出重啟申請的反應堆有24座。
截至2016年年底,日本在運核電反應堆僅有3座;截至2018年6月,重啟反應堆6座,正在接受重啟評估的反應堆有19座。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IEEJ)預計,至2019年3月,重啟反應堆將達到10座,并表示重啟反應堆能夠改善國家經濟、能源安全以及環境。目前,日本的反應堆重啟受到了法規和當地審批的嚴重影響。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核技術應用市場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核技術應用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核技術應用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核技術應用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