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能源汽車熱管理行業分析 未來價值空間巨大
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價值量遠高于傳統汽車
傳統燃油車熱管理包括空調系統的熱管理和發動機等其它發熱設備的冷卻,熱管理在傳統燃油車上的應用已非常成熟。與傳統乘用車不同,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熱源有電池、控制器、電動機等,因此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比傳統汽車更復雜。
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包括空調系統、電池、電機電控和其它電子設備的熱管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熱管理還包括發動機、變速箱的冷卻。可見,新能源汽車不僅包括傳統汽車空調系統,而且新增電池、電機等冷卻需求。
從熱管理需求劃分的話,新能源車熱管理系統主要包括電池包環境、功率電子器件、電機散熱、汽車空調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空調系統與電池熱管理系統。
由于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較傳統汽車新增冷卻板、電池冷卻器、電子水泵、電子膨脹閥、PTC加熱器或熱泵系統等,核心產品價值量從2230元提升至6410元左右,即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價值量比傳統提升近3倍。
新能源汽車熱管理是潛力巨大的增量市場
新能源汽車熱管理是一個隨著新能源整車增長而增長的增量市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提升以及產品性能升級,熱管理系統行業未來市場空間和價值巨大。
首先,在新能源汽車滲透方面,2017年,我國汽車銷量總數為2888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7萬輛,占比為2.66%,相比15年1.29%的占比,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增加了1.37百分點。
2018年以來,隨著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進一步提升,新能源車的銷量相比2017年同期繼續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截至7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5.35萬輛,2017年同期僅有24.90萬輛,同比上升82.12%。
按照當前發展勢頭,預計到2020年,汽車產銷量將會超過3000萬輛,而新能源的滲透率將會達到6.67%,到2025年目標滲透率為20%,未來新能源汽車前景廣闊,將帶動熱管理系統行業發生巨變。
再來看產品性能升級,新能源電池熱管理主要包括風冷、液冷、相變材料等類型。在政策影響下新能源車型升級以及電池能量密度的提高,電池冷卻要求將越來越高,傳統的風冷已難以滿足要求,高效率的液冷方式將成為主流冷卻方式。
液冷降溫均勻、效率高,液體工質通過水道間接或直接與發熱部件接觸,吸收熱量并帶到外部的散熱器,目前液體工質主要為水和乙二醇混合溶液(間接接觸)、油(直接接觸)。另外,直冷也是一種特殊的液冷。
此外,產品升級還包括加熱器熱泵化、冷卻泵電動化、壓縮機電動化等,這些變化都將對新能源汽車管理產生深遠影響。
國內外巨頭展開新能源熱管理競爭
在全球熱管理市場上,行業集中度較高。數據顯示,2016年,電裝、翰昂、法雷奧和馬勒四家企業占據了市場50%以上的份額,其他企業共同瓜分剩下的45%。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下,傳統熱管理系統國際四大巨頭正在積極謀求新的發展,全面進軍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行業,以搶占市場份額。
國內熱管理企業主要包括銀輪股份、三花智控、中鼎股份、松芝股份、奧特佳、西泵股份、騰龍股份等,這些企業均在不約而同地布局新能源汽車管理市場。
以銀輪股份為例,其熱交換器產銷量已經連續十多年保持國內行業第一。在乘用車方面,公司已實現配套福特、吉利、長城、廣汽等主流企業,2017年先后通過德國大眾供應商審核、取得通用公司的全球采購合同。目前,銀輪股份已開發出前端模塊、電池冷卻器、電機冷卻器、水冷板、水箱、PTC加熱器等產品,戰略布局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新能源汽車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