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免稅業分析 中國將成為全球免稅消費大國
免稅業發展歷程
我國免稅業開始于1979年,為促進我國入境旅游事業發展,原中國旅行游覽事業管理總局向國務院上報開辦免稅品銷售業務標志中國免稅業誕生。1983-1984年,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和中國免稅品公司先后成立,成為中國最早的兩家免稅品專營企業。1994年起,免稅業開始逐步走向市場化,行業的整體實力迅速提升。
2000年,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免稅業務集中統一管理的有關規定》是我國免稅業的基礎性政策,政策要求國家對免稅商品銷售業務實行壟斷經營和集中統一管理,進一步貫徹國務院規定的國家統一經營、統一組織進貨、統一制定零售價格、統一制定管理規定的“四統一”方針”。
2006年,海關總署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免稅商店及免稅品監管辦法》中將免稅經營定義為“經國務院或者其授權部門批準,具備開展免稅品業務經營資格的企業”,從而進一步明確了我國免稅業的壟斷格局。
目前,我國對免稅業的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免稅市場準入、對免稅品經營單位和免稅商店的管理;二是免稅品的經營業務(包括經營品種和銷售對象等);三是免稅業務相關的稅費政策和外匯管理政策等。
近年來,我國免稅政策逐步放開,市場化改革的程度加強,在部分出入境境免稅店上放開了招標,比如中免集團還競標獲取了香港機場的標段,標志著我國免稅業市場潛力的不斷釋放,以及未來國際化發展的大方向。
免稅業發展現狀
中國免稅業發展持續向好,但由于國內免稅業集中度高且準入壁壘高,少數企業占有全部市場份額,競爭者主要包括中國免稅品有限責任公司、珠海特區免稅品公司、深圳特區免稅品公司、海南省免稅品有限公司、日上免稅行以及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
2017年,在完成的機場進境免稅招標中,中標企業被中免、珠免、深免、中出服占據。其中,中免一家獨大,拿下超過一半的機場。
此外,2018年2月,中免收購日上上海51%股權獲得商務部反壟斷審查不予禁止審查決定。隨著日上上海并入,中免將掌握主要樞紐機場核心流量,收入規模體量躍升有助于提升公司對品牌商溢價能力從而提升整體毛利率,并且日上上海并表以后批發環節將由中免公司統一采購,未來中免機場免稅業務盈利可期。
免稅業發展趨勢
首先,中國免稅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近五年來,全球免稅市場規模加速增長重要推動因素是亞太(尤其是中國免稅市場)的持續高增長。根據預測,2017-2020年期間,亞太地區免稅銷售額占全球總量的比例將從45%提升至53%。根據當前政策放開及免稅業增長態勢,預計到2021年,我國免稅業市場的規模將達到750億元人民幣,成為全球免稅消費大國之一。
其次,政策限制進一步放開。十三五規劃(2016-2020)明確強調推廣離境退稅、研究增加口岸入境免稅店,引導消費回流。2016年的提高免稅額度,以及新批準入境口岸都印證這一邏輯。目前政策紅利也僅惠及少數幾家擁有牌照的經營方,國家用意應該在于培養可以參與國際競爭的免稅品集團,并適當控制境外消費和外匯流出的趨勢。
最后,海南離島免稅產業將崛起。《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的正式發布,開啟海南離島免稅產業發展新征程。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的實施,有效助力海南旅游產業升級,為國內外游客展示開放、高端、國際化的海南旅游新形象,未來前景可期。與其他國家地區離島免稅政策相比,海南離島免稅在購買次數方面有較大優勢,但在購買限額、商品品類方面有較大提升空間。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免稅業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免稅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免稅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免稅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出審慎...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