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共圖書館行業發展概況與市場趨勢分析 未來發展獲重視【組圖】
公共圖書館建設加速推進
近年來,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公共圖書館建設加速推進,公共圖書館設施服務網絡進一步完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
具體來看,根據文旅部數據顯示,2012-2017年,全國公共圖書館機構數量呈現逐年增長態勢;截至2017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66個,比2016年增加13個;預計到2018年底,公共圖書館數量將繼續增至3184個。
隨著全國公共圖書館數量的不斷增長,中國公共圖書館每萬人擁有公共圖書館建筑面積也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每萬人擁有建筑面積約為78.2平方米,到2017年已提高至109.0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6.0平方米,預計2018年達到114.6平方米。
公共圖書館總藏量方面,2012-2017年,全國公共圖書館總藏量從68827萬冊上升至96953萬冊。其中,截至2017年末,全國公共圖書館藏有古籍2701萬冊,與上年基本持平,電子圖書102627萬冊,同比增長15.6%。
服務效能方面,從公共圖書館發放借書證數來看,2012-2017年,除2016年外,全國公共圖書館發放有效借書證數量均顯著增長。2017年全年,全國公共圖書館發放借書證達6736萬個,同比上年增長20.4%。
從公共圖書館總流通人次來看,2012年全國公共圖書館總流通人次為43437萬人次,到2017年達到74450萬人次,同比增長12.7%;公共圖書館書刊文獻外借冊次同樣不斷增加,從2012年的33191萬冊次提升至2017年的55091萬冊次。
總體而言,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已取得長足進步,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理念的進步,圖書館的工作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如運營模式落后、信息技術應用欠缺、資源存儲能力不足等。有關部門需正視圖書館的發展狀況,對當下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和解決,從而有效提高圖書館的工作質量,保證圖書館的生存和健康發展。
公共圖書館未來發展獲重視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平臺,在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一黨和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梢灶A見,公共圖書館的未來發展將獲更多關注。
文化部印發的《“十三五”時期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劃》便提出,到2020年,全國公共圖書館設施網絡進一步完善,文獻資源保障能力明顯增強,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基本建立,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信息網絡等新技術應用更加普及,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積極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有效加強,政策法律保障更加有力,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公眾對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持續提升。
除了政策大力支持,現代科學技術也將與公共圖書館緊密結合,推動數字圖書館平臺和智能化服務建設。例如,廣東與廣西、山東、福建、海南、天津等地區多家公共圖書館合作建立的聯合參考咨詢與文獻傳遞網實現無縫連接,服務對象覆蓋全國。
在智能化建設方面,廣東省省級館均配備自助借還等設備,輔助智能圖書館建設;87.17%地市級館基本具備智能化建設基礎設施,并進行對應的智能化管理;85.71%縣級館已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并依托總分館制服務體系建設,逐步落實通借通還與自主借還等智能化建設。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公共圖書館運營管理及發展模式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公共圖書館發展環境;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現狀;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發展的必然性及發展策略;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后帶來的挑戰及應對策略;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