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讀2019年中國成品油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汽油產銷量平穩增長
成品油按照《成品油辦法》(商務部令2006年第23號)第四條稱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國家產品質量標準、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
一、原油消費量和進口量呈增長趨勢
根據中國石油企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2018—2019)》:2018年我國石油表觀消費量達到6.51億噸。
我國石油消費需求隨著經濟發展迅速增長,國內增產能力有限,石油的國際依存度不斷提高。2018年中國全年進口原油為4.62億噸,同比增長10.1%,原油加工量和石油表觀消費量雙破6億噸,雙雙創造了史上年度新高,也從而使中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上升到了70.8%。截至2019年8月,我國原油進口量達到3.28億噸,較上年同期增長25.67%。
二、汽油產銷量呈平穩增長態勢
近年來我國汽油產量平穩增長。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汽油產量13887.7萬噸,同比增長4.6%。截至2019年8月,我國汽油產量9291.4萬噸,同比增長0.60%。
2019年,我國乘用車產銷增長總體不容樂觀,同時燃油效率繼續提高。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最新乘用車燃油標準,到2020年平均油耗應達到5升/百千米,較“十三五”之初的水平降低38%,將對汽油消費產生較大影響。去年下半年,財政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節能新能源車船享受車船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年74號文),進一步明確了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車船的車船稅優惠政策。其中,對節能車減半征收車船稅,對新能源車則將完全減免車船稅,加之新能源汽車免稅政策的后續效果有所顯現,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將有所提高,這些均將對汽油需求形成抑制。預計2019年我國汽油表觀消費量達1.31億噸,比上年增長3.1%,增速較2018年回落1個百分點。
三、柴油產銷量有所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我國柴油累計產量17376萬噸,同比下降1.9%。2009-2013年,我國柴油表觀消費量呈增長趨勢,至2014年首度下降,為1.64億噸。2015-2018年期間,柴油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率呈下降趨勢,2018年下降至1.6億噸。
2009-2013年,我國柴油表觀消費量呈增長趨勢,至2014年首度下降,為1.64億噸。2015-2018年期間,柴油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率呈下降趨勢,2018年下降至1.6億噸。
四、煤油產量快速增長,需求量溫和增長
2009-2018年,我國煤油產量逐年增加,到2018年產量達到4770.3萬噸,同比增長13%;截至2019年8月,煤油產量為3429.5萬噸。
2018年煤油表觀需求量為3709萬噸,同比增長7%。2019年,我國人均收入水平繼續增長,民眾選擇航空出行的數量增加,加之新機場建設項目相繼開展,預計將拉動煤油需求保持快速增長。但考慮到大部分新建、續建機場位于我國中西部地區,且主要是三四線城市,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是支線機場,對煤油需求增長的邊際作用將會有所減弱。
五、潤滑油產銷量雙雙下降
受需求量下滑的影響,2018年我國潤滑油產量小幅度下降。2018年潤滑油產量為594萬噸,僅比2017年減少23萬噸。
隨著我國工程機械、電力、汽車、冶金、鋼鐵、模具、機床行業的快速增長,裝備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國潤滑油需求量持續增長,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潤滑油市場。受環保督查、經濟增長下行等多方面的影響,我國潤滑油需求量有所下滑。2018年我國潤滑油表觀消費量為610萬噸,同比下滑9.5%。
綜上所述,從產量來看,可以看出2018-2019年我國汽油、煤油產量均有所增長,柴油、潤滑油產量下降;從銷量來看,汽油、煤油消費量有所增長,柴油和潤滑油銷量下降。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煉化一體化發展模式與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煉化一體化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煉化一體化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煉化一體化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