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煤質天然氣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分析 2020年產能預計達170億立方米/年【組圖】
煤制天然氣通常指采用已開采原煤,經過氣化工藝來制造合成天然氣。在實踐中,業界往往把煤地下氣化(亦稱為地下采煤)也作為煤制天然氣的一種。
一、2018年煤制天然氣產量達30.1億立方米
2019年1-8月全國天然氣產量為1277.2億立方米。煤制氣作為一種以煤炭為輸入原料,以天然氣為輸出產品的新型能源產業,近年來得到了政府和企業的快速熱捧,儼然已經成為中國能源消費結構戰略轉型中重要一環。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煤化工專委會統計數據,2018年煤制氣總產能不變,仍為51.05億立方米/年,產量30.1億立方米,較上年度增加3.8億立方米,增幅14.4%;產能利用率59.0%,較上年度增加7.5個百分點。
二、煤制天然氣項目規劃多、投產少
國內煤制天然氣企業有新疆慶華(13億方),內蒙古大唐國際克旗(13億方)、內蒙古匯能(4億方)、新疆伊犁新天(20億方)等。
2018年,我國共有不同階段煤制氣項目接近70個,包含已投產、在建、前期準備中、已簽約項目和計劃項目,涉及產能超過2000億立方米/年。但從項目推進情況來看,目前呈現出規劃多、投產少的特點。
目前規劃新建的項目只有5個,包括蘇新能源和豐、北控鄂爾多斯、山西大同、新疆伊犁、安徽能源淮南等,分別承擔相應示范任務。儲備項目包括新疆準東、內蒙古西部(含天津渤化、國儲能源)、內蒙古東部(興安盟、伊敏)、陜西榆林、武安新峰、湖北能源、安徽京皖安慶等。
三、2020年我國煤制天然氣產能預計達170億立方米/年
國家能源局在最新發布的《煤炭深加工產業示范"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十三五"期間,要重點開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氣、低階煤分質利用、煤制化學品、煤炭和石油綜合利用等5類模式,并做好通用技術裝備的升級示范工作。在煤制天然氣方面,預計2020年產能為170億立方米/年。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煤制天然氣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煤制天然氣發展環境;煤制天然氣關聯行業發展狀況;煤制天然氣工藝技術發展狀況;煤制天然氣項目建設狀況;煤制天然氣消費市場需求狀況以及煤制天然氣投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