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手機銀行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 股份制銀行增長勢頭強勁【組圖】
銀行平均離柜率飛速上升,用戶習慣向移動端轉移
手機銀行是用戶利用移動通信網絡及終端辦理相關銀行業務的簡稱。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人們上網習慣正在從PC端向移動端加速轉移。電子支付和網絡支付的發展,也深刻改變了銀行用戶的交易習慣。2010-2018年,我國銀行平均離柜率飛速上升,從2012年的54.37%上升至2018年的88.67%。金融機構為順應市場發展潮流,加快了對移動端服務的布局,越來越多的銀行推出了手機銀行。
手機銀行經歷三大發展階段,市場將逐步進入穩定期
我國手機銀行的發展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999年-2010年的探索期,這一時期,銀行業開始推出手機銀行業務,短信銀行為主流模式;2010年起,各大銀行紛紛推出支持蘋果和安卓手機銀行客戶端模式,并逐漸成為主流,手機銀行進入市場啟動期;2014年至今的高速發展期,這一階段以央行下發《關于手機支付業務發展的指導意見》為開始標志,手機銀行的功能不斷豐富,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手機銀行交易規模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
隨著產品和服務的不斷豐富與完善,手機銀行將成為銀行最重要的用戶服務渠道,市場也會逐漸進入穩定狀態。
交易金額逐漸上升,2018年已達241.68萬
隨著我國手機銀行業務的拓展,手機銀行的交易筆數和交易數量也在逐漸上升。根據銀行業協會數據,2018年,我國手機銀行交易筆數達到940.37億筆,交易金額為241.68萬億元,同比增長11.86%。
國有行手機銀行用戶處于領先地位,股份制銀行增長勢頭強勁
各大商業銀行的手機銀行用戶規模也逐漸增長起來。分類型來看,大型國有銀行的手機銀行用戶數處于領先地位。截止至2018年底,工、農、中、建四大行的手機銀行用戶數分別達到3.13億戶、2.58億戶、1.45億戶和3.11億戶,略領先于招商銀行(0.78億戶)和交通銀行(0.74億戶)。
不過,股份制銀行手機銀行業務雖然在客戶數量上與國有行差距較大,但在發展速度上卻表現出更為強勁的上升勢頭。2018年底,招商銀行手機銀行用戶數同比增速為39.29%;而國有行工農中建交2018年手機銀行用戶數量增速分為別11%、25.24%、26.09%、16.92%、21.42%。
在用戶數量大幅上升的同時,手機銀行的交易規模也在迅速上升。從公布數據的上市銀行來看,2018年建設銀行手機銀行交易額達到58.24億元,同比增長1.61%;其次為中國銀行,交易額達到20.03億元,同比增長82.59%。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銀行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將幫助商業銀行、終端設備運營商、投資企業準確了解智慧銀行當前最新發展動向,及早發現智慧銀行市場的空白點,機會點,增長點和盈利點……,前瞻性的把握智慧銀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