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區塊鏈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趨勢 各國紛紛政策支持【組圖】
區塊鏈發展至3.0,應用探索是現階段目標
根據IDC定義,區塊鏈是指記錄信息和數據的分布式賬本。該賬本存儲于對等網絡的多個參與者之間,參與者可以使用加密簽名將新的交易添加到現有交易鏈中,形成安全、連續、不變的鏈式數據結構;從數據的角度來看,區塊鏈是一種不可能被更改的分布式數據。
2008年,一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文章,標志著比特幣的誕生,全球區塊鏈行業也就此拉開序幕。發展至今,區塊鏈已經從1.0發展至了3.0,從數字貨幣為特征,發展至應用探索階段。
各國紛紛政策支持,中國積極推動區塊鏈產業發展
區塊鏈誕生以來,各國政策基本持支持態度。其中,英國、美國等地區對于區塊鏈的政策補貼較為突出,如美國國土安全部多次向區塊鏈技術公司頒發研究合同,英國則是國家層面設立基金進行支持等。法、德等國家對區塊鏈發展持謹慎觀望的態度,僅在技術發展方面較為支持。中國方面,中國積極支持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出臺了《“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能。不過另一方面,我國明確禁止數字貨幣,對于數字貨幣市場和技術應用一直重點監管。
融資市場仍未回暖,中國融資金額遜色美國
根據零壹智庫統計,2018年全球區塊鏈項目融資總金額達到416億元,共計融資452筆。數據顯示,2018年1月-8月,全球區塊鏈融資情況相對活躍,8月一度達到104億元;不過,2018年8月以后,資本市場顯著疲軟,蓋因加密貨幣市場大幅下跌。
2019年上半年,全球融資總額約165億元,融資筆數達到217筆。其中,2019年5月單月融資金額高達80億元,主要是由于5月份貨幣交易所Bitfinex發行了平臺幣LEO并獲得一筆10億美元的融資。而Bitfinex進行這輪融資主要是由于多國監管部門凍結了Bitfinex的比特幣資產,為緩解承兌壓力而進行融資。若剔除該筆融資,2019年上半年區塊鏈項目融資均低于20億元,區塊鏈項目融資市場仍未回暖。
從各國情況來看,中美兩國的區塊鏈資本市場相對活躍。融資數量方面,2019上半年,中國在融資數量上領先,數量達到71筆,但融資金額卻遠遠落后于美國,僅為25.6億元,而美國在融資數量略遜色中國的同時,融資金額卻高達118.1億元,大幅領先于其他國家,說明我國區塊鏈融資項目單項金額較低,較為成熟的,投資價值高的融資項目還有待挖掘。
我國專利全球領先,但缺乏關鍵技術研究
截止至2018年,我國區塊鏈行業相關技術專利已達到1001項,位居世界第一,大幅度領先于美國(138項)。不過,盡管數量上領先,我國區塊鏈技術大部分圍繞著加密數字貨幣、錢包、存證溯源等應用層開展,而在關鍵底層技術研究上落后,因而整體價值不高。反觀美國,雖然技術數量相對落后,但依然是目前區塊鏈最新技術理念和解決方案的主要提出者。中國亟需在區塊鏈關鍵技術方面有所突破,進而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更大規模的商業場景中落地。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背景及機遇、國外區塊鏈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投融資情況、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前景、區塊鏈生態系統的構建與戰略規劃、中國區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