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工業相機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全球工業相機行業市場規模不斷上升【組圖】
伴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各類攝像頭的廣泛應用,全球圖像視頻數據爆炸式增長,人類社會正在進入視覺信息的大數據時代。工業相機可說是工業自動化系統的靈魂之窗,從物件/條碼辨識、產品檢測、外觀尺寸量測到機械手臂/傳動設備定位,都是工業相機技術可以發揮的舞臺。
隨著應用范疇越來越廣,為了增加應用彈性或與工業電腦攜手組成更復雜的自動化系統,工業相機的規格發展趨勢正逐漸朝個人電腦靠攏,部分產品甚至已演化成一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迷你工業電腦。跟人眼相比,工業相機有檢測速度快、把關標準不受到人的主觀影響等優勢,而且工業相機的解析度遠高于人眼,在檢測細微零件或電路時,比人眼更能明察秋毫。
工業相機在生產制造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工業相機這類產品也出現新的發展方向。由于不同應用對工業相機的性能跟功能配置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工業相機大致上可區分成可配置型系統、嵌入型系統與智慧相機型三大類。但不論是哪種工業相機系統,除了少數特殊應用外,其所使用的工業相機都越來越向個人電腦靠攏,甚至智慧相機本質上就是一臺內建CPU、記憶體,可以執行各種視覺演算法的工業電腦。
工業相機行業的產業鏈覆蓋全球
目前大多數工業相機都采用GbE介面,除了成本低廉外,容易與工業電腦介接,組成龐大復雜的自動化系統也是其一大優勢。搭載USB3.0的工業相機也因為同樣的理由,而在市場上越來越受到歡迎。
至于智能相機,本質上已經是一臺迷你型工業電腦。以朗銳智科的PCM-6410工業相機為例,除了光學、影像感測器、數位訊號處理器等相機的元素外,該相機還搭載第7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可以直接在相機上執行各種視覺演算法。這種智能相機具備體積小、部署簡單的優勢,適合用在小規模自動化系統,或是與機器手臂結合,引導機器手臂作業。
工業相機主要包括鏡頭、感光傳感器、網絡芯片編碼器、濾光片等。目前全球鏡頭廠商主要有:富士能、施耐德、卡爾蔡司、東正光學、普密斯;CMOS/CDD的生產廠商有日本索尼、日本松下、美國Aptina;網絡芯片編碼器生產廠商有:華為海思、美國TI、臺灣智源、NXP等;而整機廠商有:中國海康、大華、云從、大恒等,國外Sony、BASLER、BAUMER等。
全球工業相機行業市場規模不斷上升
伴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各類工業相機的廣泛應用,全球圖像視頻數據爆炸式增長,人類社會正在進入視覺信息的大數據時代。工業相機可說是工業自動化系統的靈魂之窗,從物件/條碼辨識、產品檢測、外觀尺寸量測到機械手臂/傳動設備定位,都是工業相機技術可以發揮的舞臺。根據數據顯示,2008-2018年全球工業相機行業市場規模呈現穩定上升趨勢,2018年達到5.87億元,預計2019年將會達到6.34億美元。
歐美國家在高端領域市場占有率高
從競爭格局來看,2018年全球工業相機行業競爭格局與機器視覺行業的競爭格局極為相似,全球工業相機生產主要還是以歐美為主,其中北美占據市場份額的62.0%,歐洲占據市場份額的15%,日本占據市場份額的10%,而其他地方僅占市場份額的13%。
從全球市場來看,工業智能相機市場的集中度遠高于板卡式相機市場,率先布局智能相機的康耐視和基恩士目前市場占比總計已超過70%,而板卡式相機前八大企業的市場份額之和僅為61%。智能相機的一大優勢就在于易用性,而易用性主要通過軟件的使用來反映,許多國外知名企業有視覺軟件的開發經驗,通常會配套相應的定制軟件方便系統開發人員編程智能相機,如康耐視的In-Sight系列智能相機的配套軟件EasyBuilder就允許開發者從菜單中選擇一系列功能,來實現模式圖像匹配和OCR等任務。國外產品軟硬件優勢明顯,但產品價格相對較高,對中國市場的應用針對性開發還不足,國內企業如維視圖像、朗銳智科、凌華科技等也推出智能相機系列產品從中低端市場切入。
全球工業相機日趨智能化
機器視覺在生產制造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工業相機這類產品也出現新的發展方向。由于不同應用對工業相機的性能跟功能配置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工業相機大致上可區分成可配置型系統、嵌入型系統與智慧相機型三大類。但不論是哪種工業相機,除了少數特殊應用外,其所使用的工業相機都越來越向個人電腦靠攏,甚至智慧相機本質上就是一臺內建CPU、記憶體,可以執行各種視覺演算法的工業電腦。
目前大多數工業相機都采用GbE介面,除了成本低廉外,容易與工業電腦介接,組成龐大復雜的自動化系統也是其一大優勢。搭載USB 3.0的工業相機也因為同樣的理由,而在市場上越來越受到歡迎。
至于智能相機,本質上已經是一臺迷你型工業電腦。以朗銳智科(www.lrist.com)的PCM-6410工業相機為例,除了光學、影像感測器、數位訊號處理器等相機的元素外,該相機還搭載第7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可以直接在相機上執行各種視覺演算法。這種智能相機具備體積小、部署簡單的優勢,適合用在小規模自動化系統,或是與機器手臂結合,引導機器手臂作業。
例如2018年10月25日,在中國上海Phase One中國航空工業方案新品發布會新發布的iXM-RS150F是一款擁有1.5億像素的全畫幅航拍相機,可應用于攝影測量,測繪和GIS;農業,林業和環境測繪;傾斜攝影;3D城市建模;雷達成像等領域。與會的有無人機制造、航測行業相關企業。
現代工業自動化技術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考慮如何采用工業相機來幫助生產線實現檢查、測量和自動識別等功能,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從而實現生產效益最大化。工業相機作為新興技術被寄予厚望,被認為是自動化行業一個具備光明前景的細分市場。工業相機由于技術本身存在的優越性在許多領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預計,全球工業相機市場將在2020年達到7億美元,2025年增長到12億美元。工業相機市場規模增長可以歸因于制藥以及食品和包裝最終用途行業對工業相機不斷上升的需求。亞太地區工業相機市場的增長是由于工業4.0日益普及以及對人工智能的需求。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工業相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中國制造業尚處于工業2.0后期的發展階段,必須走工業2.0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示范的“并聯式”的發展道路。中國制造業必須充分發揮后發優勢,采取數字化、網絡化、...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