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瘋漲菜農受傷 有機蔬菜悄然走俏
“一棵大白菜相當于一斤前腿肉”、“兩把空心菜能換一斤豬肉”……“五一”過后,各地蔬菜價格紛紛逆市上漲,創近年新高。但是,不管菜價如何瘋漲,菜農依然難得實惠。
前瞻產業研究院有機農業研究員劉吉偉認為,菜農與其繼續在傳統菜市上受制于人,不妨借由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以便獲得更大的議價空間,種植有機蔬菜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隨著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斷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受到管理者和民眾的高度重視,生活水平的提高讓消費高質量的安全食品是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有機農業的前景被廣為看好。
菜農“躺著也中槍”
“一棵大白菜相當于一斤前腿肉”、“兩把空心菜能換一斤豬肉”……“五一”過后,各地蔬菜價格紛紛逆市上漲,創近年新高。
按照往年規律,隨著天氣轉暖,蔬菜已進入生長加速、大量上市季節,價格往往出現較大回落,可是目前已經五月中旬,多地不少蔬菜價格仍出現持續上漲,且創近年來新高的情形。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監測數據顯示,與2012年2月20日相比,5月6日,大白菜、白蘿卜、胡蘿卜價格分別上漲80.0%、37.8%、32.1%,除大蒜、生姜、土豆、洋蔥外,其余監測蔬菜目前價格均大幅高于去年同期。其中,圓白菜、大白菜、大蔥、白蘿卜的價格同比漲幅居前,分別為107.6%、102.2%、83.7%、80.6%,其余品種漲幅多在40%—70%之間。
調查顯示,今年春季部分蔬菜主產區持續低溫寡照,加之病蟲害加重發生,是導致部分蔬菜產量降低、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部分地區受天氣的影響,場內的蔬菜大半部分需要依靠外調來補充的。而外調蔬菜不但要面臨油價上漲引發的物流費用居高不下,還需要經過菜農、收購小販、產地批發商、長途運輸戶、銷地批發商、零售小販等至少6道環節的層層加價,才能到達市民餐桌,以至其價格自然漲易跌難。
不論受上述何種因素的影響,菜農都很難從中獲利。
以土豆為例,目前上海土豆的零售價格在5元/公斤左右,上海一級蔬菜市場江橋市場的價格在2元/公斤左右,而在土豆主要產地之一的甘肅省一般品種(單個馬鈴薯重量在4兩以上)的收購價格僅為0.6元/公斤。
而在2009年甘肅省普通土豆的收購價格為0.8元/公斤,2010年為2.4元/公斤,2011年為0.6元/公斤。收購小販數量有限,且都習慣將價格壓很低,種好的菜總不能爛在地里,逼得菜農不賣也得賣。
與之相對應的卻是農資價格持續上漲,蔬菜的種植成本加大,一些地區農藥、化肥、種子等農資產品的價格較往年提高了20%-30%。
由此可見,不管菜價如何瘋漲,菜農依然很受傷。
劉吉偉認為,菜農與其繼續在傳統菜市上受制于人,不妨借由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以便獲得更大的議價空間,種植有機蔬菜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當前,有機產品的價格普遍較高,中歐貿易項目(EU-China Trade Project)的研究報告指出:綠色蔬菜與普通蔬菜相比溢價為30%,而蘆筍等蔬菜售價可翻番。上海、北京的超市銷售的有機蔬菜價格一般都要比普通蔬菜高出2-4倍,最高的可達10倍。
此外,隨著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斷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受到管理者和民眾的高度重視,生活水平的提高讓消費高質量的安全食品是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有機農業的前景被廣為看好。
有機農業走俏
我國把有機農業定義為,遵照一定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目前,我國有機農業用地占亞洲第一,但實際銷售占全球份額還比較低。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有機農業銷售額達到591億美元,而中國僅有16億美元,銷售額僅占全球的2.7%。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亞洲首席代表周澤江表示,“全球有機產品銷售額96%都集中在北美和歐洲,亞洲對有機產品的需求也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
隨著不斷爆出的食品安全問題,國內對有機農產品的需求呈現上升趨勢。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15年,我國有機農產品市場規模將達約500億元。
雖然市場上不少消費者都對有機農產品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是花高價錢是否能買到合格的有機食品卻是關注的焦點。
今年7月1日開始,國內生產的有機產品將統一使用新的標志。按照最新實施的《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后稱《規則》)規定,獲得認證的產品或產品最小銷售包裝上將貼上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及其“有機碼”,取得“有機菜”認證的企業獲得“有機碼”的數量決定了其可以上市的“有機菜”的數量。
新的“有機碼”使用簡單,“有機菜”的外包裝上都貼上了標有身份碼的有機認證標簽,刮開標簽下方的涂層就可以看到有機碼,將有機碼輸入中國認監網指定區域,這件蔬菜的名稱、重量、產地等相關信息就可呈現于眼前。
《規則》中還明確,對因不誠信、違規使用有機生產禁用物質、超范圍使用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標志等問題而被撤銷認證證書的企業,任何認證機構在1至5年內不得再次受理其有機產品認證申請。
有機農產品的規范化,將推動著我國有機農業良性化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十二五”期間,中國有機農業發展速度將保持在10%以上。到2015年,全國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企業數將達8800家,產品達23000個;有機食品企業總數達2000家,產品達11000個;新建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300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總數達到800個,基地總面積達1.5億畝。對綠色有機產品的監管力度也將加大,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將保持在98%以上。
劉吉偉表示,有機農業在我國仍屬于新興的朝陽產業,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消費市場,目前階段,特別需要龍頭企業的帶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