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2021年全球新材料產業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三化”發展趨勢明顯
新材料作為全球“工業4.0”高新技術的先導,近年來各國紛紛推進國內新材料技術研發,全球新材料技術不斷突破。目前美日歐新材料技術處于全球領先地位,OLED顯示材料、鋰電池材料、光固化材料、碳纖維、特種塑料等新材料技術近年突破迅速。未來,新材料技術將會與信息技術融合,輕量化、智能化也將成為新材料技術發展潮流。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安泰科技(000969)、金發科技(600143)、中偉股份(300919)、沃特股份(002886)、太鋼不銹(000825)、南大光電(300346)、中科三環(000970)、二維碳素(833608)等
新材料關鍵技術解析
新材料是指新出現的具有優異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傳統材料改進后性能明顯提高或產生新功能的材料。
根據我國對新材料的劃分,可分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
——先進材料關鍵技術
先進基礎材料主要包括先進鋼鐵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先進石化材料、先進建筑材料、先進輕工材料等,關鍵技術主要包括潔凈化治煉技術、綠色制備關鍵技術、生物基橡膠合成技術、建材工業智能化制造技術等。
——關鍵材料關鍵技術
關鍵戰略材料主要包括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高性能分離膜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關鍵技術主要包括高溫合金的低成本規模化生產技術、第四代粉末、單晶、點陣材料等新一代高溫合金關鍵技術、深海工程用特種鋼和蝕合金部件自主制造技術等。
——前沿新材料關鍵技術
前沿新材料關鍵技術主要包括3D打印材料、超導材料、智能仿生材料、石墨烯材料等,關鍵技術主要為成本鈦合金粉末的制備技術、3D打印球形金屬粉末霧化制粉技術、高性能低成本超導線材集束拉拔塑形加工技術、仿生生物粘附調控與分離材料的大面積制備與涂層黏合技術、石墨烯的規模制備技術等。
美日歐處于新材料技術第一梯隊
近年來,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均積極布局新材料產業,重視新材料技術研發,尤其是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等。我國也積極推動本土新材料技術研發,在制定的《中國制造 2025》將新材料確定為戰略重點領域,提出要加快新材料制備關鍵技術和裝備技術的研發。
但是,整體來看,目前全球新材料技術領先企業大多集中在美國、日本和歐洲,這三大國家和地區新材料技術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位于第一梯隊。韓國、俄羅斯和我國在新材料某些特定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位于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為巴西、印度等國家,目前處于奮力追趕的狀態。
“顯、鋰、光、碳、特塑”等技術處在成長期
從細分產品技術發展上看,目前多晶硅材料、改性塑料、稀土熒光材料等新材料技術已經成熟,技術進一步突破空間較少。半導體材料、水處理膜、玻璃纖維等新材料技術相對成熟。
而自修復材料、超材料、液態金屬、記憶合金、石墨烯等新材料技術目前處在概念期;生物材料、超導材料、3D打印材料、氣凝膠等新材料技術處在導入期;而OLED顯示材料、鋰電池材料、光固化材料、碳纖維、特種塑料等新材料技術近年來不斷實現突破,目前處在成長期。
疫情未影響全球新材料技術實現突破
2020年全球疫情并未影響全球新材料產業技術實現突破。入選“2020年全球新材料產業十大技術突破”主要來源于美國、俄羅斯、瑞士,突破的技術包括超寬禁帶半導體氧化鎵、碳硫化氫材料、超級鋼等。具體情況如下:
發展趨勢:與信息技術融合化、輕量化與智能化
多研究成果表明,機器學習、量子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能夠帶來科研范式的巨大變革,使新材料研發速度提升百倍、千倍。未來,隨著AI技術、大數據、超級計算機、量子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未來新材料將會進一步與信息技術融合。
與此同時,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輕量化也將成為新材料技術發展的趨勢之一。2020年美國4M碳纖維公司與西班牙Montefibre公司合作生產低成本工業級碳纖維。
此外,隨著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萬物互聯等產業落地,新材料技術也將往智能化方向發展,自修復材料、自適應材料、新型傳感材料、4D打印材料等智能材料技術將會大量涌現。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材料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新材料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新材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新材料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