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廣州市紡織服裝市場供需現狀與經營效益分析 市場供需均呈現下行【組圖】
紡織服裝行業主要上市公司:ST摩登(002656)、比音勒芬(002832)、森馬服飾(002563)、太平鳥(603877)、雅戈爾(600177)、杉杉股份(600884)、拉夏貝爾(603157)、朗姿股份(002612)、海瀾之家(600398)、七匹狼(002029)、九牧王(601566)、紅豆股份(600400)等
本文核心數據:廣州市規上企業紡織服裝產量、廣州市規上紡織服裝行業企業數量及虧損情況、規上企業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規上企業營業收入、規上企業工業銷售產值
受疫情影響,紡織服裝產量下降
從廣州市規模以上企業紡織服裝產量來看,2013年產量規模達到7.2億件,2014年起,產量同比增速均為負(除2016年持平),整體產量規模也呈下降趨勢,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導致生產經營壓力驟然加大和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2020年廣州市規模以上企業紡織服裝產量為3.29億件,同比下降28.6%。
企業虧損面增加,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整體下滑
從紡織服裝企業數量來看,2013-2019年,廣州市規模以上紡織服裝行業企業數量呈小幅波動變化趨勢,由2013年的587家下降至2017年的408家,2019年規上企業數量有所回升,達到489家。從企業虧損面來看,2016年以后廣州市規模以上紡織服裝行業企業虧損面逐年加大,2019年達到13.7%。
注:數據均來源于廣州市統計局所發布的歷年《廣州統計年鑒》。其中《2019年廣州統計年鑒》中未披露2018年數據。《2020年廣州統計年鑒》數據更新至2019年,2020年屆時以官方發布為準。下同。
2013-2019年,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整體影響下,廣州市紡織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整體呈波動下降趨勢,2013年工業總產值超過540億元,2017年下降至289.2億元,2019年紡織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小幅回升,至294.1億元。從工業增加值來看,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與工業總產值呈相同變化趨勢,2013年后逐年下滑,2019年回升至106.6億元。
紡織服裝整體效益呈現下行
由于近年來經濟增長總體偏弱,廣州市服裝出口和內銷市場均表現欠佳,加之制造成本高企、訂單轉移、出廠價格增長乏力、庫存增長等因素導致服裝企業利潤空間嚴重壓縮,服裝行業效益指標增速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廣州市紡織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由2013年的527.4億元下降至2017年的278.8億元,2019年小幅回升,廣州市紡織服裝行業規上企業實現營收296.1億元。
從工業銷售產值情況來看,2013-2019年,廣州市紡織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銷售產值整體呈逐年下降趨勢,由2013年的535.5億元下降至2019年的248.2億元。說明廣州市紡織服裝企業整體來看,效益有所下滑。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服裝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服裝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服裝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