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2021年中國醫藥研發外包(CRO)行業龍頭企業分析——藥明康德:行業中的“領軍者”
醫藥研發外包(CRO)行業主要公司:*ST百花(600721.SH)、新領先(太龍藥業)(600222.SH)、藥明康德(603259.SH)、昭衍新藥(603127.SH)、亞太藥業(002370.SZ)、凱萊英(002821.SZ)、天津漢康(海特生物)(300683.SZ)、睿智醫藥(300149.SZ)、博濟醫藥(300404.SZ)、博騰股份(300363.SZ)、藥石科技(300725.SZ)、康龍化成(300759.SZ)、成都先導(688222.SH)、陽光諾和(688621.SH)、皓元醫藥(688131.SH)、美迪西(688202.SH)、百諾醫藥(836534.NQ)、泰格醫藥(300347.SZ)、諾泰生物(688076.SH)等
本文核心數據:藥明康德業務布局、藥明康德平臺建設、藥明康研發現狀、藥明康德營收、藥明康德毛利率
1、中國醫藥研發外包(CRO)行業龍頭企業全方位對比
藥物研發,尤其是新藥研發是全球醫藥行業創新之源,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有著重大的意義。近年來,全球制藥研發支出總額保持5%左右的增速上升。在此背景下,醫藥研發外包(CRO)的誕生可以幫助制藥企業節約時間和成本,減輕企業的研發支出負擔。目前,我國醫藥研發外包(CRO)市場龍頭企業分別為藥明康德和康龍化成,2020年,兩家企業市場規模在醫藥研發外包(CRO)行業市場占比達29%。兩家龍頭企業全方位對比如下:
2、藥明康德:醫藥研發外包(CRO)業務發展歷程
公司于2000年在在江蘇省無錫市成立,并在上海設立運營中心。2001-2007年間,公司陸續開展了工藝研發、研發性生產、生物分析、生物新藥開發和工藝研發等;2008-2017年,公司開始了向外擴張道路,收購了美國AppTec實驗室服務有限公司、美國美新諾公司、德國藥物發現服務供應商Crelux等。2018-2019年,公司在上交所、港交所上市,同年收購美國Pharmapace公司,拓展臨床研究數據統計分析服務能力。2020年,公司旗下子公司合全藥業寡核苷酸公斤級生產車間正式投入運營;同年擴建美國費城細胞及基因療法生產基地。2021年,公司收購百時美施貴寶瑞士庫威(Couvet)生產基地和OXGENE公司。
3、藥明康德:醫藥研發外包(CRO)業務布局及現狀
——業務布局:業務覆蓋CRO、CMO/CDMO
公司是國際領先的開放式能力與技術平臺,為全球生物醫藥行業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新藥研發和生產服務。通過賦能全球制藥、生物科技和醫療器械公司,公司致力于推動新藥研發進程,為患者帶來突破性的診療方案。公司通過高性價比和高效的研發服務,助力客戶提升研發效率,服務范圍涵蓋化學藥研發和生產、細胞及基因療法研發生產、醫療器械測試等領域。
目前,公司主營業務可以分為中國區實驗室服務、合同生產研發服務(CDMO)、美國區實驗室服務、臨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務,服務范圍覆蓋從概念產生到商業化生產的整個流程。公司充分發揮“一體化、端到端”的研發服務平臺優勢,加強上下游服務部門之間的客戶轉化。公司順應藥物研發價值鏈,在能力和規模方面為客戶賦能;通過高品質的服務質量和效率,贏得客戶信任,并在客戶項目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從“跟隨項目發展”到“跟隨藥物分子發展”,不斷擴大服務。
——平臺建設:五大平臺支撐
目前,公司共有5大業務平臺;分別是化學業務平臺、生物學業務平臺、測試業務平臺、細胞及基因治療業務平臺、國內新藥研發服務平臺。其中,化學業務平臺為創新藥從發現階段到商業化生產提供一體化服務。公司獨特的CRDMO模式提供的是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即在同一平臺下結合了傳統的CRO(合同研究組織)、CDMO(合同開發及生產組織)和CMO(合同生產組織)的服務。公司的的服務包含了所有化學藥物的分子形式及所有類別,滿足從藥物發現到商業化生產各個階段、各個規模的所有物料需求。
——分公司布局:遍布全球
截止到2020年,公司在全球范圍內設立了32家分公司。在亞洲地區,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武漢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天津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和南通藥明康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包含了CRO業務的范圍。
——區域布局:以境外為主
近年來,公司的境外收入呈現逐年上升態勢,從2017年的66.09億元上升至2020年的123.9億元;比重從2017年的81.2%波動至2020年的75%。境內收入從從2017年的15.27億元上升至2020年的41.23億元;比重從2017年的18.8%波動上升至2020年的25%。2021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80.36億元,占比達到了76.3%;境內收入25.02億元,占比達到了23.7%。
——市場份額:市場份額中國第一
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2020年,我國醫藥研發外包(CRO)市場規模約為80億美元。依據各公司企業年報所公布的數據對醫藥研發外包(CRO)行業市場份額進行測算分析,分析結果如下:2020年,藥明康德的市場份額達到了21.6%;其次是康龍化成,達到了7.48%;再者是泰格醫藥,達到了6.14%。
注:根據各公司2020年CRO業務的收入測算而來。
——研發現狀:研發支出費用上升,但比重呈波動下跌
近年來,公司的研發支出呈現逐年上升態勢;從2018年的4.37億元上升至2020年的6.93億元;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卻呈現波動下跌,從2018年的4.5%下跌至2020年的4.2%。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支出達到了4.0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8%。
——運營現狀:客戶源保持穩步上升
藥明康德在2020年都進行了內生建設和外延并購;在2020年,藥明康德子公司合全藥業開工建設無錫新藥制劑開發及生產基地,將進一步提高固體制劑開發和生產能力和產能,并將增加無菌制劑開發及臨床用藥生產和商業化生產能力。此外,截止到2020年,藥明康德為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的超過4200家客戶提供服務(活躍客戶),覆蓋所有全球前20大制藥企業。
4、藥明康德:醫藥研發外包(CRO)業務經營業績
——業務營收:醫藥研發外包(CRO)業務營收逐年增長
從醫藥研發外包(CRO)營收上看,2018-2020年,藥明康德醫藥研發外包(CRO)營收規模逐年上升,2020年上升至112.31億元;但近年來營收占比呈現下跌態勢,說明企業逐漸將重心轉移至CMO/CDMO業務。
——毛利率:盈利狀況較為可觀
從毛利率上看,2018-2020年,藥明康德毛利率整體呈現出下降的變化趨勢,但仍保持在較高水平;2020年,藥明康德醫藥研發外包(CRO)毛利率仍達36.45%,企業盈利狀況較為可觀,
5、藥明康德:醫藥研發外包(CRO)業務發展規劃
當前,醫藥健康產業正步入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知識與數據交融,科技與醫療融合,未來的新藥研發模式將迎來嶄新的定義和深遠的變革,一個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健康創新生態圈正在形成。在數據與技術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醫生和病人將參與研發創新的各個環節。
根據藥明康德2020年年報中披露,公司將持續大力投入,進一步加強對于PROTAC、寡核苷酸藥、多肽藥、抗體偶聯藥物(ADC)、雙抗、細胞和基因治療等新分子類型的服務能力,抓住新的業務機遇,賦能全球醫藥創新。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藥研發外包(CRO)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醫藥研發外包(CRO)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醫藥研發外包(CRO)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