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6年國內廠商市場規模將近700億元
智能傳感器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必創科技(300667)、敏芯股份(688286)、四方光電(688665)、森霸傳感(300701)、中航電測(300114)等
本文核心數據:發展歷程、滲透率、市場規模
智能傳感器得到廣泛關注
傳感器自誕生以來,大致經歷了結構型、固體型、智能型三個階段,隨著各類技術的進步,前兩類傳感器逐漸無法滿足對數據采集、處理等流程的需求,融合了軟件算法、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傳感器開始受到關注。
據資料顯示,20世紀開始,我國開始智能傳感器領域的探索;20世紀80年代,大專院校相繼報道智能傳感器相關的研究成果;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幾家研究機構采用混合集成技術研制出實用的智能傳感器;2010年,我國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ITEI)初步建立起智能傳感器系統標準體系架構;2013年起,伴隨物聯網和智能制造的興起,智能傳感器得到廣泛關注。
政策推動智能傳感器行業發展
2013年起,我國智能傳感器行業扶持政策陸續出臺,推動智能傳感器行業發展。2013年,國家四部委發布《加快推進傳感器及智能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重點內容為使傳感器及智能儀器儀表實現微型化、數字化、模塊化、網絡化;2017年,工信部制定《智能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提出部署補齊設計、制造關鍵環節短板,推進智能傳感器向中高端升級;智能傳感器屬于電子元器件的一種,“十四五”規劃提出集中優勢資源攻關新發突發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防控、醫藥和醫療設備、關鍵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礎材料、油氣勘探開發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
行業呈現以產業集群形態發展、主要應用領域與優勢產品突出等特征
目前,我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呈以產業集群形態發展、主要應用領域集中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以及優勢智能傳感器產品主要為聲學、慣性、壓力傳感器等特征。
至2026年國內廠商市場規模近700億元
根據《智能傳感器產業地圖》,中國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06億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137億美元,在產業發展的初期,中國智能傳感器市場以大型跨國企業為主,本土企業競爭力相對較弱、份額有限,本土企業產值占比僅13%。
2019年,國內廠商智能傳感器總產值占比快速提升到27%,國內廠商總產值年復合增速37%,顯著高于行業增速,未來隨著國內廠商技術持續迭代、產品線進一步豐富、市場認知度持續提升,智能傳感器市場國產化率有望進一步提高。由2019年中國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以及國內廠商貢獻的比例來看,2019年國內廠商智能傳感器行業規模為259億元。初步測算,2020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為148億美元。
根據中國通信院對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的測算,2016-2019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CAGR約為8.3%,按此增長率進行估算,預計2026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達239億美元。同時,預計國產率在2021年達到31%,2026年提升至40%。至2026年,由國內廠商貢獻的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規模為669億元。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能傳感器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能傳感器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能傳感器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