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無創產前基因測序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檢測規模超過百億元【組圖】
行業內上市公司:華大基因(SZ300676)、達安基因(002030)、貝瑞基因(000710)、迪安診斷(300244)、諾禾致源(688315)、金域醫學(603882)、榮聯科技(002642)
本文核心數據:無創產前基因測序規模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適用人群廣泛
無創DNA產前檢測技術通過采取孕婦靜脈血,利用二代DNA測序技術對母體外周血漿中的游離DNA片段(包含胎兒游離DNA)進行測序,并將測序結果進行生物信息分析,可以從中得到胎兒的遺傳信息,從而檢測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異常的疾病。
相比于傳統的檢測方法,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只需抽取5-10ml母體靜脈血,做到無創傷取樣,避免了流產風險和宮內感染的可能性。同時,基于高通量測序技術,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準確率達到99%以上,且懷孕12周即可接受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能夠盡早的發現問題,及早預防治療。
政策推動無創產前基因測序技術快速發展
近年來,國家發改委、衛計委和國家醫療保障局均發布政策規范無創產前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2017年,《“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中指出,通過生物產業的發展,基因檢測能力(含孕前、產前、新生兒)覆蓋出生人口50%以上,在政策的規劃下,我國無創產前基因測序應用得到快速發展;2020年,多數省份已基本將唐氏綜合征的二聯和三聯篩查納入支付范圍,符合條件的患者可享受相應的報銷待遇,在政策的促進下,我國無創產前基因測速技術滲透率得到進一步提高。
華大基因和貝瑞基因為無創產前基因測序龍頭企業
國內華大基因和貝瑞基因穩居無創產前基因測序龍頭,位居行業第一梯隊。第二梯隊企業由中大型檢測企業組成,主要為達安基因、博奧生物、安諾優達等企業;第三梯隊由中小型檢測企業構成,代表企業包括美格基因等。
2021年無創產前基因測序規模最高超過120億元
產前檢測則主要針對胚胎發育期的一些常染色體疾病,如唐氏綜合癥(T21:21號染色體三倍),Edwards綜合癥(T18)和Patau綜合癥(T13),新生兒這三種病的發病率分別為1/600-1/800、1/6000、1/10000。對于高齡產婦(>35歲)來說,發病率會明顯提升,產前篩查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到2021年,我國新生兒的數量將降低到1000萬,假定高齡產婦占比20%,非高領產婦占比80%,我國無創產前基因測序規模在62-123億元左右。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基因測序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基因測序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基因測序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