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裝容器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分析 一次性可降解塑料或為市場增量【組圖】
中國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裝容器行業主要公司:梅洋塑膠五金制品、嘉美食品包裝、大東南(002263)、美伊誠泰包裝材料、賽卓塑業、吉宏科技等
本文核心數據:食品工業、塑料包裝及容器制造業、市場規模、發展前景
行業發展環境:受食品工業與塑料包裝業發展影響
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裝容器行業的發展受到食品加工業以及塑料包裝及容器制造行業發展的影響。食品加工業的發展有助于加速食品包裝技術的研發以及推動食品包裝需求;塑料包裝及容器制造行業的發展有助于食品包裝行業生產更為高效安全。
——北京具備發展食品工業的優勢
北京具備發展食品工業的優勢,在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方面,北京食品業擁有京味齋、小吊梨湯、四季民福、北平食府等京城餐飲品牌;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北京食品安全監管力度較強,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在科研創新實力方面,北京市食品質量與安全領域專業科研和檢測機構眾多;在消費增長空間方面,北京擁有2000多萬人的消費群體,對北京周邊,乃至全國市場都會發揮輻射作用:
——2020年北京市食品工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達1239.78億元
從食品工業經營效益上來看,2020年,北京市食品工業規模以上的企業有257家,從業人員8萬余人,涉及“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與“煙草制品業”四大行業板塊。2020年,北京市食品工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239.78億元,占全國的1.5%。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板塊分別完成463.87億元、522.86億元和253.04億元,分別占北京食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37.42%、42.17%和20.41%。
——北京塑料包裝及容器制造行業營業收入呈下降趨勢
根據中國包裝聯合會統計,2020年我國塑料包裝及容器制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為1584.62億元,同比下降2.49%。
根據北京市橡膠與塑料制品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占全國的比例進行測算,2017-2020年,北京塑料包裝及容器制造行業營業收入呈下降趨勢,2020年,北京市塑料包裝及容器制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達3.64億元。
行業發展潛力:一次性可降解塑料或為市場增量
——北京市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裝業受監管政策影響較大
隨著2020年12月北京市最嚴“限塑令”的出臺,北京市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裝業受監管政策影響較大。在“限塑令”的影響下,塑料食品包裝逐步由不可降解塑料替換為可降解塑料。
同時,北京市在塑料領域重點關注的技術領域包括可循環可降解關鍵核心技術材料、塑料廢棄物及微塑料污染防治技術、塑料制品及替代材料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研究評價、塑料包裝全程可追溯回收體系等。
——2020年北京市行業市場規模約為0.92億元
為加強對進出口食品包裝容器及包裝材料企業的監督管理,北京市發布《北京地區進出口食品包裝容器及包裝材料企業備案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有助于規范企業行為,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塑料包裝應用于食品飲料、日化、醫藥、家電等領域,其中食品為塑料包裝的主要應用領域。根據公開數據,塑料包裝中用于食品領域的比例約為70%,一次性塑料占塑料包裝的比例為36%,據此測算,2017-2020年,北京市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裝容器市場規模呈波動變化趨勢,2020年其市場規模約為0.92億元。初步統計,2021年北京市市場規模與2020年相差無幾,約為0.92億元。
——2027年北京市行業市場規模仍在1億元左右
“限塑令”政策影響下的分階段目標的實現將降低北京市對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裝的需求,與此同時,一次性可降解塑料或為市場增量。
根據《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至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制度全面建立,成為國際超大型城市塑料污染治理典范。預計未來幾年,北京市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裝容器行業保持低速增長,至2027年行業市場規模仍在1億元左右。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裝容器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裝容器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裝容器行業發展軌跡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