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智慧健康行業市場規模與競爭格局分析 以超40%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發展
智慧健康行業上市公司:平安好醫生(01833.HK)、京東健康(06618.HK)、阿里大健康(00241.HK)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智慧健康市場規模等
中國智慧健康行業處于成長中期
自2016年起,我國不斷出臺的針對“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健康產業以及醫療改革等領域的相關政策,互聯網和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突破瓶頸并快速發展,配合健康產業和醫療改革助推智慧健康行業的發展。
不僅如此,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健康產業不斷趨于便利,智慧健康行業也將不斷成長。目前,我國智慧健康行業處于成長中期。
中國智慧健康行業年復合增長率逾40%
近年來,智慧健康行業在我國發展迅速。2017-2021年,呈逐年快速增長態勢,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40%,中國智慧健康行業高速增長;不僅如此,中國智慧健康行業亦存在龐大的市場空間容量。
注:上圖的統計范圍主要為智慧健康的技術,包括移動健康應用程序、連接的可穿戴設備和遠程醫療,例如,數字健身和保健設備及應用、電子健康設備及應用程序、線上處方藥開局、遠程醫療等,下同。
中國智慧健康行業市場龐大且分類復雜
目前,中國智慧健康行業較為龐大,涉及的細分領域較多,整體市場較為復雜,但智慧健康行業的結構可根據針對人群的不同進行分類。大部分的智慧健康行業均可面向全消費人群,部分可針對重癥人群和慢病人群,以及婦科病人群,因其患有的疾病的特性不同,導致智慧健康行業內存在部分針對性較強的細分領域。例如,針對重癥及慢病人群的智慧慢病管理、特殊指標健康監測等;針對婦科病人群的“她健康”管理APP等。
國內企業在ToB端加速追趕
國內智慧健康市場活躍著為數眾多、規模不等、類型不同的企業。因所需技術水平的不同,提供硬件系統的企業相對集中,而提供軟件系統的企業和程序及應用和其配套設備的企業則比較分散。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類型、系統可靠性、價格等方面差別明顯。國內智慧健康系統企業可大致分為ToB端和ToC端,根據不同的領域類型和競爭優勢分為三種層次。
從ToB端來看,國際企業為第一梯隊,其主導國內智慧健康行業在醫院、醫療系統、體驗機構等領域的運營管理的數字化智慧化建設;而國內企業則仍處于建設中大型智慧化基礎層的層次,但國內企業正致力于加速信創發展,實現國產替代。
國內互聯網大廠成“領頭羊”
而ToC端的企業則以國內企業為主,這類企業主要向大眾消費者提供可穿戴設備產品、、健康監測設備產品、互聯網醫療保險服務等。第一梯隊是大型的互聯網公司,第二梯隊是獨角獸類公司,第三梯隊則是小型的軟件公司。
各省市地區智慧健康行業各具特色
根據對眾多公開資料的收集和統計,前瞻將提煉了部分省市地區在智慧健康行業發展的特色:北京的關鍵詞在于“生物醫藥+大健康”方向;上海的則是傾向于“智慧診斷+平臺化”;廣東則致力于在智慧健康行業領域加大“數據化、平臺化,及新興技術”的應用程度;浙江則更關注老年人口的智慧健康服務,例如“智慧康養、智慧健康養老”等;山東因本土中西部地區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服務能力差異大,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不足等原因,需要發展其醫療信息化并建設智慧健康基礎設施。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健康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慧健康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慧健康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慧健康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