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2:中國碳化硅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企業梯度排行、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碳化硅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碳化硅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滬硅產業(688126.SH)、天岳先進(688234.SH)、有研新材(600206.SH)和中晶科技(003026.SZ)等;
本文核心數據:碳化硅行業區域競爭、競爭格局
1、 碳化硅行業區域競爭
中國碳化硅企業分布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在西部甘肅、寧夏等地也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應。目前江蘇地區的企業最多,超過1200家企業,河南、寧夏等地碳化硅企業通常超過1000家。從整體規模來看,碳化硅企業分布較為廣泛,企業數量較多。
2、 中國碳化硅行業競爭梯隊
從目前中國碳化硅競爭業務規模來看,第一梯隊被聞泰科技和天岳先進所占據,且企業在碳化硅行業內具有前沿水平的研究技術,在國內都具有相對優勢的半導體垂直領域技術規模;在第二競爭梯隊中,主要由中國其他上市企業組成,三安光電、滬硅產業以及銘普光磁也在國內半導體領域具備一定程度的技術沉淀。
3、 中國碳化硅行業競爭力分析
中國碳化硅行業中,具備一定規模優勢的企業在技術水平和市場規模程度上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優勢,其中天岳先進在碳化硅行業技術研發實力上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但是由于是新上市企業的緣故,在市場規模、營收上還有待提升。其他主要上市企業均在半導體、新能源汽車、LED等領域進行了多業務涵蓋戰略,市場規模和營收上相對有一定保障。
4、 碳化硅行業競爭現狀
碳化硅器件領域代表性的企業中,目前來看在國際上技術比較領先的是美國的Wolfspeed,其覆蓋了整個碳化硅產業鏈的上下游(襯底-外延-器件),具有核心的技術。國內廠商主要有中電55所、中電13所、世紀金光、揚杰科技、中車時代電氣、嘉興斯達、河南森源、常州武進科華等。
5、 碳化硅行業競爭主體
當前國內競逐SiC的企業,基本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專注于碳化硅領域的廠商,如天岳先進、天科合達、世紀金光等;第二類是本身做半導體的半導體企業,代表如北方華創、士蘭微、斯達半導、比亞迪半導體等知名廠商;第三類是互聯網科技公司,代表如華為、阿里巴巴等企業;第四類是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廠商,比如蔚來、小鵬、比亞迪等汽車廠商。
從企業的成立時間上來看,中國碳化硅企業由超過50%的企業均成立10年以上,超過20%的企業成立時間在5-10年的范圍內。從企業分布的規律可以看出碳化硅作為半導體行業內未來的重要科技發展道路,其技術密集程度處于非常高的位置,行業內的企業均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經營規模。
注:數據查詢時間截止到2022年6月24日
6、 中國碳化硅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
在碳化硅行業上市企業的業務布局以及競爭力評價方面,有研新材和天岳先進在全國碳化硅市場中具有一定的技術、規模優勢,在碳化硅襯底等產業環節的研發實力和經驗也相較于國內其他廠商有著一定的突出性。
注:企業業務競爭力滿分為5顆星,☆為半星
7、 中國碳化硅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運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對碳化硅(SiC)行業的競爭環境分析中,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5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行業處于成長期階段,行業數量較多,現有競爭者和行業潛在進入者威脅指數較高;行業技術密集性較高,下游應用環節對碳化硅的需求較大,購買者議價能力較弱、供應商議價能力較高;總體來看碳化硅(SiC)行業的競爭情況如下圖所示: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碳化硅(SiC)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碳化硅(SiC)功率器件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碳化硅(SiC)功率器件行業發展軌跡及實...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