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信息化產業區域市場對比分析 北京信息產業市場發展更成熟【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東軟集團(600718)、浪潮軟件(600756)、遠光軟件(002063)、中控技術(688777)等等
本文核心數據:北京/上海信息產業GDP規模;北京/上海信息產業就業人員規模
北京上海數字化程度遠超全國平均
新華三最新發布的《城市數字化發展指數(2022)》,從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數字生態五個維度評價城市數字化水平。綜合評級了各個城市的信息基礎設施、平臺基礎設施、數字產業化水平、產業數字化建設情況、數字技術創新情況等十余個指標,較好地反映了城市綜合信息化情況。
根據其發布的最新數據,2021年度,北京市總分為92.5分,數字化水平總得分位列全國第一;上海市總分為92.3分,數字化水平總得分位列全國第二;2021年全國平均總分為54分,北京、上海在多個維度均遙遙領先全國平均水平。
北京信息產業GDP占比超18%
2017-2022年,北京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GDP水平持續向上,從2017年的316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6535億元,復合增速達到19.83%。2022年前三季度信息產業GDP為5463億元,同比增長7.33%。北京市信息產業發展情況持續向好。從信息產業占GDP總量占比情況來看,2017-2022年占比規模持續提高,2022達到18.25%。
注:2019年度數據有所缺失,故未納入。
上海信息產業GDP占比超8%
2016-2022年,上海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GDP水平持續向上,從2016年的161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393億元,復合增速達到15.95%。2022年前三季度信息產業GDP為2615億元,同比增長4.97%。上海市信息產業發展情況持續向好。從信息產業占GDP總量占比情況來看,2016-2022年占比規模持續提高,2022達到8.45%。
注:2018、2019年度數據有所缺失,故未納入。
北京信息產業就業人員規模穩步增長
2017-2021年,中國北京信息產業城鎮就業人員規模持續穩步增長,2017年的77.44萬人增長至2021年的101.16萬人,五年間復合增速為6.91%。北京市信息產業人力資源較為豐富,供應水平穩步提高。
注:由于全口徑就業人員指標截至2019年不再公布,故統一采用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口徑。
上海信息產業就業人員規模擴張較快
2017-2021年,中國上海信息產業城鎮就業人員規模持續增長,從2017年的30.73萬人增長至2021年的50.69萬人,五年間復合增速為13.33%。上海市信息產業人力資源雖不及北京豐富,但上海的人員規模擴張速度更快。
注:由于全口徑就業人員指標截至2019年不再公布,故統一采用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口徑。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信息化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分析了信息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認為信息化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和文化傳播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促進了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仍存...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