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地源熱泵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分析 政策導向下市場發展潛力較大【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華清安泰(832326.OC)、歐森納(831870.OC)、四聯智能(430758.OC)、卓成節能(871592.OC)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碳排放量占比結構;地源熱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積;不同熱泵供熱成本
建筑全過程碳排放超過總量的一半以上
根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建筑能耗與碳排放數據專業委員會發布的《中國建筑能耗與碳排放研究報告(2022)》,2005-2019年間,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由2005年的22億噸二氧化碳,上升到2020年50億噸以上的二氧化碳,擴大2.3倍。2020年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50%以上。
注:截止到2023年6月,最新數據暫未公布。
地源熱泵成為綠色低碳建筑主要技術之一
近年來,在政策和技術的雙輪驅動下,各種綠色低碳建筑技術應運而生,包括地源熱泵系統技術、裝配式保溫裝飾一體化技術、真空玻璃門窗幕墻節能技術、高效熱交換新風系統技術、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技術、智能化監測控制系統技術等,其中地源熱泵作為一種高效轉化地熱能的清潔能源技術,在建筑供暖制冷、熱水供應方面的減排效果明顯,也能與其他節能減排技術耦合,發揮更大的應用價值。
政策助推地源熱泵在建筑領域的應用發展
國家住建部最新出臺的《“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強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廣應用地熱能、空氣熱能等解決建筑采暖、生活熱水、炊事等用能需求。鼓勵各地根據地熱能資源及建筑需求,因地制宜推廣使用地源熱泵技術,明確在“十四五”期間,全國新增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1億平方米以上,由此也將帶動地源熱泵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市場潛力較大。
從地源熱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積趨勢來看,根據自然資源部資料,全國地源熱泵行業供暖/制冷建筑面積從2010年的1億平方米左右,高速增長到2020年超過8億平方米,年均復合增速達超過20%,為我國節能減排、打贏藍天保衛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根據《“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將新增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1億平方米,平均每年有2000萬平方米的新增需求,據此測算2022年全國地源熱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積超過9億平方米。
從不同熱泵(主要是污水源熱泵、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的供熱成本來看,根據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資料,按照不同燃料的價格,假設供熱量在1GJ時測算得到,空氣源熱泵的供熱成本最高、地源熱泵的供熱成本最低。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地源熱泵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將幫助地源熱泵企業、學術科研單位、投資企業準確了解地源熱泵行業最新發展動向,及早發現地源熱泵行業市場的空白點,機會點,增長點和盈利點……,前瞻性地把握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