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會不會走美國路?
次貸危機之后,美國股市隨著量化寬松大漲,在沒有基本面支撐的前提下,毫無懸念地從2009年持續到2014年,最終納斯達克重回5000點成為標志。隨著美聯儲經濟好轉得到證實,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美股出現波動,這與美元指數上升密切相關。3月13日周五,道指和標普500指數連續第三周下跌,當天美元兌歐元觸及12年新高。
目前對美國股市的看法針鋒相對,認為估值過高的人已經在減持或者做空。華爾街策略師們并不那么想,建議把52%的投資組合資產配置到股票,這相對于長期平均配置比例60%-65%而言極度看空。高盛首席策略師DavidKostin指出,整體的標普500市盈率為17.3倍,企業價值倍數(EV/EBITDA)則為10.2倍。過去40年僅有1997-2000的科技泡沫時代出現過更高的估值,當時市盈率和EV/EBITDA分別為18.0和11.0。答案是,價格太高了。
當然有更多的人在唱多。近日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首席股票策略師薩布拉馬尼安(Savita Subramanian)在研究報告中寫道,有十大理由表明可以繼續做多標普500指數。
不必這么多理由,美國股市波動已經加劇,這反而說明,美國經濟已經有能力抵抗市場的波動。就業復蘇,金融股擺脫危機狀態,新經濟受到青睞。
3月13日,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的數據顯示,目前金融股派息占標準普爾500指數股息的15.1%,超過科技公司的14.8%。大銀行通過壓力測試償還政府救急資金,贖回自由身,可以大膽回購與派股息,未來派息可能進一步提升。大企業現金增加,德勤(Deloitte)公布的研究顯示,去年第三季度,全球最大的非金融企業已積累了3.5萬億現金儲備,較2005年的1.8萬億有所提升。美國各企業持有近一半的現金儲備,日本、法國和英國企業持有比例分別為13%、7%和6%。與此同時,美國相對于GDP的研發投入在增長,超過其他任何國家。
美國經濟好轉了,一味的貨幣、政策扶持轉向,上市公司轉而面對加息、稅收、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一系列不可預測風險,好政策過去,現在不知道的是新政策的靴子什么時候落地,但總會落地。這就是預期決定的美股走勢。
中國股市如何?震蕩中走牛?以股市扶助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很有可能。
短期來看,資金是第一位的,雖然貨幣政策仍然保持穩健,但所有的人都在仰臉等待下一只降準靴子的落地時間,無論如何,貨幣政策回到緊縮狀態是不可能的,未來只會一步比一步更松,而不會一步比一步緊,比較樂觀的政策預期是資金入市的第一步。
再加上江湖傳說的養老金入市,目前養老金除了現收現付之外,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3.06萬億元,這一部分資金有一定比例可以入市,誰也不知道到底多少,但很多標題已經鐵口直斷將有萬億養老金入市,直接想像成美國401K計劃實施后美國的大牛市。較真的人可以大聲疾呼,未必是萬億,中國養老保險基金入市與美國401K計劃有本質不同,但半夜雞叫被淹沒在一片狂歡聲中。更何況直接融資大受鼓勵,做多股市政治正確。
既然其他所有投資的收益率都持平甚至下降,相比而言,股市可以洼地。投資者似乎不在乎股市某些板塊高高在上的市盈率,而是看準中國國企改革并購重組紅利,看中中國制造業升級帶來的創新企業估值,看中互聯網金融、環保的巨大潛力,并不奇怪,中小企業仍然受到青睞,而后是擁有改革概念的大國企,至于改革前景如何,企業贏利暫時下降,所有這一切暫時不在考慮范圍之列。這就相當于盛宴剛倒滿酒,先喝了再說,其他的以后再說。
至于資金,我們不缺。由于新股申購有確定的紅利,導致新股凍結資金成為一大壯麗景觀,截止13日有23只新股集中申購,凍結近2萬億的巨額資金,只要有收益有預期,就會有資金。
隨著大數據的應用,以及注冊制的推行,未來證監會捉老鼠的工具與動力會更強,這也是一大利好。以各種借口進行制度性的圈錢、融資,仍然無法杜絕。
政策有本事啟動牛頭,是否能夠讓假牛變成真牛,并如次貸危機之后引領美國走出經濟泥潭一般讓中國經濟走出結構調整的陣痛期,恐怕還不會那么輕松。股市在上升過程中的反復與震蕩會讓很多人挨打,也會讓很多人痛快不已。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