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在哪兒都是待宰羔羊的秘密
自去年7月份以來,中國股市從2000多點一下漲至4900點,這種氣勢如宏的走勢,讓全球投資者羨慕不已。不過,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教授卻直言不諱的說:“中國股市連賭場都不如,賭場起碼還不允許看對方的底牌,可中國股市則是看著對方的牌在出牌。”
記得華爾街有一種說法,富人買固定收益的產品,只有窮人才會去炒股,因為股票是高風險的東西,富人已有足夠的錢,富人更看重的是資產的保值。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美國富人更熱衷于玩金融衍生品,所以美國資本市場上的各類金融衍生品特別的多,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金融衍生品過于太復雜,玩過了火,才攤上大事的。
即便是像美國這樣的成熟市場,也是弱肉強食的地方,許多曾在華爾街工作過的人回來都說:“散戶在哪兒都是待宰的羔羊。股市就是原始叢林,是一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勝者為王改者寇的地方。”而筆者認為,不管行情冷暖,最終輸錢的總是散戶,數錢的總是機構投資者。那么在A股市場,散戶投資者為何賺錢暫時,虧錢卻是大概率的事呢?
首先,任何一個股市都有莊家存在,所以股價是被操縱出來的,什么基本面、技術分析、有效市場理論,這些都是“冠冕堂皇”的東西。有個華爾街大鱷曾說過,只要有足夠的錢就可以把所有股票同時做多。也就是說,只要有足夠的錢,就可以人為操縱,把股票炒得高高的。既然能操縱短期,那么短期加短期加短期……最后就變成了中長期。
但問題是人為把股票炒得過高,到時無人接手的話,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必須想辦法誘惑大眾跟進并在高位接盤,所以才有人跟你編故事、講題材、講概念。同樣,A股市場上的創業板股票個個漲幅驚人,平均市盈率高達百倍以上,其背后都有莊家進行操控。
前幾日被透出,多家基金公司默許旗下的不同基金經理抱團拉升創業板個股股價。創業板被人為操控也只是A股市場的一個縮影。在一個人為操控的市場中,中小散戶除非“金盆洗手”,否則要想“笑到最后”的概率相當渺茫。
再者,不管是華爾街,還是中國的A股市場都有牛熊大輪回周期。華爾街的牛熊輪回一般在10年至12年。而中國股市的牛熊輪回間隔在7至8年左右。股市之所以有牛熊大輪回,是因為上一輪賠光錢的中小投資者,大致需要這么長的時間,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此外,股市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積攢到可觀的資金再次入市。同時,股市要培養新散戶前仆后繼的入市炒股也需要較長時間。所以A股市場并不是不想擁有長期牛市,往往是最后接棒者的錢被掏空后,整個資本市場已經沒有足夠的資金可供掠奪了,因為所有股市自身并不生產任何社會財富。
最后,美國股市投資者為主,中國股市投機者為重。所謂投機者,就是你買入一種金融產品之事,是準備以更高的價格賣出。而投資卻不同,是你指望這個金融產品能不停地產生現金收益,比如股票的利息分紅、債券的息票,或者每月固定的房租收入。
一般而言,投資者注重收入,是可控的;投機者是只要膽子夠大就可以任性,是不可控的,它和賭徒的行為本質上沒啥區別。在一個投資為主的市場中,籌碼基本鎖定,股價穩步上升是可期的,而在一個投機氛圍濃郁的市場中,籌碼過于分散,也不牢固,出現暴漲暴跌頻率很高,別看很多人這段時間賺了錢,明天可能就加倍還給股市了。
別看現在很多人在股市中賺到了錢,但能否長期保持這種盈利狀態,就值得懷疑了。因為散戶總是輸錢的角色,而數錢的總是機構投資者。當所有散戶都可以享受到“閉著眼晴賺錢”的滋養時,那股市新一個由牛轉熊的大輪回就要啟動了。中國股市既存在著成熟市場上的普遍問題,也有自己獨特的屬性。但是歸根結蒂,都在上演著弱肉強食的原始叢林法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