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罪惡都歸于美元
全球資產價格重估,重心在美國,而不是中國。
2008年之后,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大行其道,全球貨幣似乎用之不竭,實際上并非如此。
美國的貨幣政策發生了變化。美聯儲收手第四輪量化寬松,這已經給全球資產品價格當頭一棒,更嚴重的威脅是,美聯儲準備加息,這使得全球市場如臺風呼嘯而過,所有的資產價格進入緊縮。
其他國家在量化寬松,但用處不大。9月3日,歐洲中央銀行行長德拉吉表示,歐央行量化寬松將持續至明年9月底,必要時可能延長。這源于歐洲低迷的經濟數據,歐洲央行下調今年歐元區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分別至1.4%和0.1%,遠低于預期目標。目前維持歐元區超低的主導利率0.05%不變。歐洲最多能夠緩解歐債危機,但對黃金、石油等價格束手無措。
其他國家更是如此。日本央行在不斷擴大量化寬松政策,希望達到通脹目標、讓日元實際匯率貶值增加出口,從源源不斷的量化寬松中,可以推斷出日本離達到目標還早得很。
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匯率與美元如影隨形,實際匯率并沒有下挫,但全球經濟因此好轉了嗎?別開玩笑了,就算中國匯率兌美元上升到5:1,也不會讓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相反,因為匯率上升中國經濟預期下行,大宗商品價格有了進一步下跌的借口。
歡迎來到美元的世界。
據IMF數據,全球央行外匯儲備從去年年中11.98萬億美元的峰值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11.43萬億美元。德銀稱,全球央行“(外儲)大膨脹”時代已經終結,全球正進入量化緊縮期(QT),這將導致全球出現系統性的流動性下降,從而導致之前因流動性充裕被推高的資產價格受到重估。
從美元指數來看,確實如此。次貸危機后美元指數上升,而后進入80、90震蕩區間,2014年7月后美元指數進入明顯上升周期,今年3月份突破100,而后進入又一個震蕩期,市場還在心驚膽戰地預期美聯儲會加息,如果美聯儲加息,美元指數還會繼續上升,回到上世紀的1973年并不是不可能。
一旦美元指數上升,全球資產價格必定重估。1973年出現第一次石油危機,到里根時代美元指數上升到164.72的歷史高位時,在這一前后出現了南美債務危機,而后蔓延到東南亞、俄羅斯等國。加拿大投行BMO Capital Market完美驗證“資產價格重估”,從去年年中開始,美元指數上升,下半年全球央行外儲下滑開始,此時敏感的債券市場出現同步下跌,而股票市場在今年開始劇烈調整。恰好此時,中國由于人民幣貶值、股市暴跌等因素,用煙幕彈掩蓋了背后手持核武器的大佬。
全球市場正在經歷一輪劇震,資金從股市與債市中流出,流到貨幣基金中,并不奇怪,匯率市場找不到北,美元與歐元沒有明確的漲跌,黃金忽漲忽跌難以摸到頭腦,大宗商品市場似乎看不到底,從拉美到亞太,新興市場如萬馬踏過,投資者在猜測哪個國家會進入債務崩潰區間,希臘被歐元區拉住了,俄羅斯和中國修了條貨幣互換渠道,拉美面對外部沖擊,無法大規模實行寬松政策任由貨幣貶值,因為內部的通脹在上升。
中國站在了風口浪尖,從股市到實體經濟被仔細審視。中國顯然沒有這么大的能量影響全球市場,但中國市場有能量在下挫時恰好被全球關注,并且與其他市場形成完美共振。
只要美國不松口,其他國家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沒有什么用,而中國只能用內部的改革與對外匯儲備的審慎應用度過難關。
不難看到,全球資產價格在重估,甚至不亞于廣場協議、次貸危機之時。這一輪重估會影響到美國,美國股、債也在下跌,但考慮到2008年之后美股的漲幅,如果下挫不深,對美國而言不算太大的問題。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大豐收金融楊漢鏈:P2P網貸應成常規投 |
傳統企業進軍互聯網金融 大趨勢下的大不 |
國內首家金融投資及財經知識在線教育平臺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